很快的,西鄉隆盛透過望遠鏡看到,一支身著三種服裝的小型聯軍,邁著整齊的步伐,向日本武士所在的位置前進。
這支中、美、琉三國聯軍,雖是臨時拼湊而成,卻步伐整齊,與訓練有素的列強軍隊無異。
前排的軍隊人手一支火槍,看形狀是越國產的新式步槍,更非日本武士所能敵。馬休.佩裡的白人軍隊個頭很高,個個趾高氣揚,令西鄉隆盛又是憎恨,又是畏懼。
西鄉隆盛自詡知兵,此時卻無力應對三國聯軍,頓生一種黔驢技窮的悲哀。
弟弟西鄉從道血氣方剛,在一旁慫恿道:“兄長,敵軍擅長海上作戰,短於陸上作戰。我們何不趁敵軍立足未穩,率先向敵人發動突擊?”看書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另有一名親信,同樣主張先發制人,說道:“敵軍有火器,我們也有火器。先擋上一陣,衝到敵軍面前,論劍術,日本武士可是天下第一。”
西鄉隆盛好歹見過世面,知道西洋火器的厲害。薩摩藩雖然創立了花園制煉廠鍊鐵廠)、整合館武器製造工廠),但規模很小。與其說是現代工廠,不如說只是一個小型作坊。
他回頭看了眼身後的武士,發現他們神情緊張,有的露出怯意,有的恨得咬牙切齒。但日本武士從小受過嚴格的教育、訓練,而薩摩藩武士更是把戰死沙場視作無上光榮。
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薩摩藩武士,不管是否真的敢於戰鬥,口氣向來硬得很。
西鄉隆盛並不怕死,卻也明白忍辱負重的道理。他與島津齊彬一樣,都主張先猥瑣發育,再尋機抗衡列強,此刻便厲聲對身後的武士說道:
“藩主有令,決不可輕啟戰端。玉石俱焚,不過是匹夫之勇,於大局毫無裨益。諸位若真有家國之志,就應該忍辱負重。臥薪嚐膽二十年,等我們強大了,再與敵人決一死戰。”
日本武士等級觀念強,西鄉隆盛又是藩主島津齊彬的親信,底下武士也不想死,只好聽從了西鄉隆盛的命令。
兩軍相距還有三百米時,聯軍停了下來。一名使者舉著白旗,騎馬向日本武士馳來,送來一封最後通牒。
漢字是中國、日本、琉球通用的官方文字,這封最後通牒自然由漢字寫成。西鄉隆盛博學多才,可以毫無障礙地閱讀最後通牒。
這封最後通牒非常簡單,要求西鄉隆盛在三日內撤銷“在番奉行所”,所有“在番奉行所”的工作人員、西鄉隆盛帶來的薩摩藩武士,必須在三日內撤離琉球。
否則,越國革命軍、琉球軍隊將使用武力手段,驅逐在琉球的日本武士。落款為中國欽命全權公使、海軍司令唐約翰。
最後通牒的內容並未超出西鄉隆盛的意料,但他還是被唐約翰的強硬態度所震撼。三天的期限,顯得過於緊湊,尤為西鄉隆盛所不滿。
他問使者:“你能否轉告唐欽使,就說我要與之談判。”
誰知,使者卻毫無通融的意思,說道:“唐欽使有令,這份最後通牒,乃唐欽使與琉球中山王、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裡磋商而成。
“此為中、美、琉三國所能接受的最低條件,沒有妥協退讓的餘地。唐欽使有言在先,先生只有接受最後通牒,方可與欽使接觸。否則,我不敢替先生傳達談判的提議。”
西鄉隆盛氣得渾身發抖,恨不得一刀劈了這個使者。轉念一想,若是這樣,就是薩摩藩構釁在先,正好為三國侵略薩摩藩提供藉口。到時候,薩摩藩就要招來奇禍了。
薩摩藩控制琉球這麼多年,好處佔得也多了,此時撤回“在番奉行所”,也毫不吃虧。
西鄉隆盛出奇的鎮定,冷冷地說道:“你回去告訴唐欽使,就說我接受最後通牒,並邀請他到薩摩藩參觀小住。”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