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帥,聽說您要收編鎮西軍?高某以為不可,這鎮西軍既已投降,就應痛加殺戮,為百姓除一大害,為你我除一大敵。
“鎮西軍乃舊式軍隊,絕無收編為革命軍之可能。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留之無益。若大帥不忍殺降,可以將他們交給我軍。或者,大帥可以扣壓其軍官,遣散、收編其部卒。”
北圻民變四起,有高伯適的農民起義軍、謝文奉的天主教起義、廣西天地會山堂等。其中,又以高伯適起義聲勢最為浩大。
高伯適起義,最先由黎氏後裔黎維櫃為首。黎維櫃才能一般,請高伯適擔任國師,把軍政大權都授予高伯適。
高伯適曾做過阮朝官員,是越南民間有名的大詩人,也是越南歷史上有名的漢詩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高伯適做國師,黎維櫃又聲稱是黎皇后裔,很快就引起饑民響應。高伯適起義軍不斷發展壯大,一度佔據北寧、興化、山西三省。
阮登階做北圻經略大臣時,認為蝗賊勢大,對阮朝威脅最大,便集中兵力圍剿高伯適起義軍。
阮登階死後,阮知方繼任北圻經略大臣,率領鎮西軍趕到河內。為確保退路,阮知方亦分兵進攻山西省的高伯適起義軍。
高伯適的起義軍損失慘重,地盤只剩下山西一省,幸得徵越軍出兵相助,才轉危為安。因此,他對阮朝官軍恨之入骨,巴不得徵越軍坑殺所有鎮西軍。
哪知道,徵越軍竟要收編鎮西軍。這樣一來,昔日的仇敵豈不成了同袍?鎮西軍實力強大,豈不要再次壓過農民軍?
面對高伯適的詰問,羅大綱不慌不忙,說道:
“高先生不必多言。統一戰線是我軍的一貫主張。鎮西軍願意投順我軍,誠心投順我軍,我軍自無不允之理。不日之後,我軍就要南下,有鎮西軍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高伯適彷彿在賭氣似的,說道:“大帥,我們起義軍也誠心投順貴軍。屆時,大軍南下,我們也會踴躍參加,傾覆阮氏,尊奉黎主。”
形勢有了變化,高伯適的起義軍已經變得無足輕重,革命軍與高伯適的約定也將作廢。只是,高伯適在越南民間一向很有聲望,羅大綱還得顧忌他的聲望,說道:
“高先生,形勢有變,我們也得做出相應的改變。我一直想知會你,但最近太忙,一時顧及不到。今天你既然來了,不妨向你坦白。
“第一,阮氏將得到保留……”
“什麼?”高伯適難以置信的站了起來,又有些氣急敗壞,直接打斷了羅大綱的話。
羅大綱不動聲色地說道:“高先生,請你坐下,保持鎮定,聽我講完。”
他的話簡短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使高伯適不由自主地坐了下來。
羅大綱繼續說道:“我們經過評估,認為你的主公黎維櫃缺少號召力,不足以取代阮氏。還有海陽省的天主教徒首領謝文奉,改名黎文奉,自稱為黎氏後裔。
“黎維櫃與謝文奉相似,其血統撲朔迷離,難以確證。山西省的百姓只想過上太平日子,對黎維櫃、謝文奉的支援並不踴躍。
“阮朝立國五十餘年,頗有文治武功。我們將保留阮氏,並將順天府一地作為阮朝朝廷的享地,接受革命軍的監督,享有一定的獨立性。
“第二,高先生手下的農民軍、謝文奉的教民、各地豪強武裝、天地會山堂等各方力量,將與鎮西軍一樣,接受革命軍的改編。最終,你們將被改編為一個守備師,受革命軍指揮。
“第三,關於北圻、南圻的地位。我們將依照暨南軍政府,在北圻、南圻成立軍政府。軍政府將吸收越南本土精英,實行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工商,最終實現中越一體、共存共亡。”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