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鋒以此為目標,設計出了第一款樣槍,取名為1852式甲型步槍。但槍炮廠的工程師們,特別是洋人工程師們,認為這支步槍太過粗糙,私下設計了另一款步槍,取名為1852式乙型步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甲型步槍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易於瞄準。但缺點也很明顯,為了提高精度,槍管偏長,重量偏重,看起來也很粗糙。
塔讀
乙型步槍的優點是精度高,威力大,槍管長度重量適中。為了讓乙型步槍勝出,工程師又設計了一種豎式彈倉,可裝6發子彈。
有了彈倉,乙型步槍的射速大大提高,每分鐘可擊發二十發子彈。但它的缺點也很明顯,結構複雜,成本偏高,零部件偏多,故障率也偏高。
槍炮廠極力主張選用乙型步槍,在場的黑旗軍官兵也更偏愛乙型步槍。
不過,在楊烜看來,最好的不一定就是最適用的。華夏士兵文化水平低,工業基礎差,經費緊張,理應優先選用簡單實用的甲型步槍。
空說無憑,楊烜決定現場試驗兩支步槍。一名槍炮廠的工程師負責打靶,在一百米外打一百發子彈,綜合考慮精度、射速、故障率,再決定選用哪支槍。
答案很快揭曉。甲型步槍中靶七十三發,費時六分二十秒,出現故障一次。乙型步槍中靶八十四發,費時三分四十秒,出現故障三次。
楊烜對甲型步槍很滿意,當場拍板要求選用甲型步槍,定名為1852式步槍。
由於採用了金屬定裝彈、無煙火藥、拉栓等新技術,1852式步槍口徑雖然小於德萊賽步槍,但威力、精度卻遠勝之。
楊烜十分高興,對周鋒等人說道:“我國工業基礎弱,百姓文化程度低。甲型步槍結構簡單,方便使用,顯然更適合我國國情。不過,乙型步槍的彈倉設計十分精巧,有利於提高射速。
“因此,你們應該把乙型步槍的彈倉設計移植到甲型步槍上。這款新式步槍將成為一支劃時代的產品,你們作為發明者,也將留名青史。”
周鋒連忙應允。<樣炮。這門樣炮威力極大,炮彈打出去,可以輕鬆轟塌磚木工事。但它有個很致命的缺點:炮膛磨損太嚴重!
鋼鐵廠的鍊鋼技術還不到家,煉出的鋼雜質偏高。楊烜湊過去仔細觀察炮身,發現炮身鋼材顏色較黑,顯然是含碳量過高。
遵照楊烜指示,這種鋼材已經加入了錳元素,有利於保護鏜線,屬於合金鋼。幸好火炮裝藥有限,膛壓不高,對鋼材要求不是特別嚴格。
滿清鑄炮是門玄學,全靠工匠經驗。鑄炮時除了焚香祈禱,避開女眷,還要向鐵水中加入藥材、符咒等。
新寧公司所煉出來的炮管用鋼材,自然是按科學辦法煉出來。論其質量,大概比現代廣泛使用的45號鋼還要弱一些。45號鋼屬於中碳鋼,含碳量在0.4以上,在現代廣泛用於製造普通鋼製器具。
把45號鋼放在十九世紀中期,絕對是一種項黑科技。這種鋼材含碳量稍高,但含磷量已經大大減少,可以用來製造高強度炮管。
周鋒介紹說,經過試驗,發現樣炮膛線磨損太嚴重。用時間久了,炮管內徑變粗,炮彈與炮膛貼合不緊密,造成氣密性不足、尾氣灼人等問題。
暫時間,槍炮廠還難以解決這一問題。
楊烜思考片刻,說道:“火炮內膛磨損問題,歸根結底是鍊鋼問題,一時半會還難以解決。部隊急著用炮,咱們也只能先將就著使用了。
塔讀
“這樣,你們生產炮彈時,生產一些口徑不同的炮彈。部隊打炮時,先打細口徑的炮彈,再打粗口徑的炮彈。你們看,可行嗎?”
周鋒表示認可。
<script>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