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晚上,兵棋推演才告結束。按照推演,本次作戰共區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打擊橫州前線的穆特恩兵團。
黑旗軍將集中全部力量,出敵不意地迂迴、包抄穆特恩兵團。根據推演結果,黑旗軍勝利機率在90以上,預計可殲滅六至七成清軍。若一切順利,穆特恩兵團將徹底喪失戰鬥力,甚至全軍覆沒。
第一階段作戰是本次作戰的關鍵,將為黑旗軍後續作戰掃清障礙。
第二階段,奇襲廣州。
不等第一階段作戰結束,黑旗軍將再次擇選精銳,水陸並進,直取廣州。沿途不作停留,不與清軍糾纏,直抵廣州城下。
按照黑旗軍的船運能力、騎兵機動能力、後勤供給能力,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黑旗軍最多可一次性出動八千海陸軍奇襲廣州。
這樣的兵力已經不少,卻也算不上多。除此之外,奇襲廣州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使大家心存顧慮。
譬如,洋人船堅炮利,會採取何種立場?海商資財雄厚,是否會幫助官府招募兵勇?現任兩廣總督葉名琛是個能吏,立場頑固,鎮壓民變頗為得力,廣州城防是否會更加得力?……
在諸多不確定性之下,第二階段作戰的兵棋推演結果較為保守,預計奇襲成功的機率在45至55之間。
即便如此,楊烜依然不為所動,堅持要求奇襲廣州。
伍菡是十三行首之女,黑旗軍很有可能會取得海商的支援。最起碼,海商不會激烈反對黑旗軍,幫清軍出錢出力。
洋人雖然船堅炮利,此時卻在華夏內戰中秉持中立立場。太平天國奪下金陵不久,各國公使便先後訪問天京。
洪秀全、楊秀清不願與洋人合作,排外態度堅決,比咸豐更為妄自尊大。但洋人亦認識到了太平軍的戰鬥力,一致決定採取中立立場,嚴禁各國商人向太平軍、清軍售賣武器。
當然,禁令歸禁令。在利益驅使下,各國商人紛紛向兩軍售賣武器。亦有洋人成為太平軍、清軍、黑旗軍的僱傭兵,直接參與華夏內戰。
各國洋人又以英國人的態度為風向標。三年前,英國人為了進入廣州城而大動干戈,反而被當時的兩廣總督徐廣縉搞得灰頭土臉。
這一次,洋人很有可能會繼續保持中立立場,甚至會歡迎黑旗軍入主廣州。最起碼,洋人是不大可能幫助官府對抗黑旗軍的。
至於兩廣總督葉名琛,剛從廣東巡撫升任不久。他雖然號稱能吏,其實只是擅長理財、剿匪等內政,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經濟之才。
歷史上,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時,葉名琛身為兩廣總督,卻不備戰,不投降,被廣東人恥笑為“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八不總督。
這也是很多晚清官吏的通病。譬如徐廣縉、葉名琛、何桂清、黃宗漢等封疆大吏,既是進士出身,又都精明強幹,被時人視作能臣。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然而,太平軍一來、洋人一來,這些人應對失策,原形畢露。世人這才發現,這些人只是精於做官,只能應付一般的差事。若論軍事、洋務,這些人遠不如湘淮出身的實幹派官員。
因此,在楊烜看來,被咸豐看重的葉名琛只是徒有其名,不足為慮。
同樣的,奇襲廣州看似困難重重、風險很大,卻能出敵不意,成功的可能性當在80至90以上。
退一萬步講,即便黑旗軍此次奇襲失敗,也能走海路、陸路回撤至廣東廉州府,與南寧根據地聯成一片。
第三階段,東征主力沿鬱江、西江、珠江逼近廣州,攻佔沿岸重要城市。
第三階段與第二階段在時間上並不割裂,而是同時進行。主力部隊將首先殲滅穆特恩兵團,再走陸路東下,與廣州城下的前鋒遙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