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既然這樣,楊烜便跟隨廖坤,來到彈藥廠硫酸試驗場。
為了方便通風,硫酸試驗場建在露天場地上,搭起了一個簡易的鉛室生產裝置。為了提高硫酸產量,彈藥廠共製成了五個鉛室,每個鉛室容積兩立方左右。
正如廖坤所說,鉛室法生產硫酸固然提高了生產效率,但也生成了更多的有毒物質。
楊烜等人還沒靠近鉛室,就聞到一股難聞的氣味。華夏生產工藝落後,所造鉛室並不精密,容易逸出有毒氣體。
儘管這樣,楊烜還是強忍不適,來到一處鉛室旁。
工人知道廖坤是個大人物,卻不知楊烜的身份。看廖坤對他畢恭畢敬的樣子,便知楊烜是個更大的人物。
廖坤對工人們說道“各位兄弟,大元帥來看你們了。”
工人們這才知道,竟是楊烜親自來了,不免欣喜若狂。
楊烜伸手和他們握手,工人們卻侷促不安,用衣服擦拭了很多遍手,還是不敢和楊烜握手。
楊烜笑笑,主動握住一個工人的手。他的手實在是太粗糙了,又被硫磺、硝石等原材料燻得蠟黃。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楊烜心有不忍,對他說道“老表,你在彈藥廠裡做工,真是辛苦了。”
那工人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倒是旁邊有個工頭模樣的人,看起來十分機靈,替他答道
“大元帥,我們不辛苦。廠裡管我們吃,管我們住,每個月還給我們一兩銀錢,我們很知足。”
廖坤在一旁介紹說,這些工人少部分來自兵工廠,大都是附近硫礦、硝礦裡的工人。說話的工人,正是一處硫礦的礦頭,被彈藥廠選作鉛室法生產一班班長。
那班長一臉赤誠,說道:“大元帥,以前我們在滿清官府硫礦裡做工,一年來累死累活,吃不飽、穿不暖,也賺不了幾個子兒。
“工人處境悲慘,常常被硫磺、硝石所傷,簡直連佃農都不如,不斷逃亡。朝廷雖然廢除了匠籍制度,但下面工人逃亡,地方官府仍然逼迫我們做工,卻不給我們待遇。
“還是軍政府好,管我們吃、穿、住,還給我們銀錢。這是天大的好事,我們做夢都想不到,此生還能有這等福份。大元帥放心,我們彈藥廠工人一定用心做工,為黑旗軍生產合格的產品。”
滿清重農抑商,並不鼓勵地方開發工礦。地方上沒有工業,只有手工業,生產方式落後,礦主往往百般欺壓工人。工人收入很低,工作條件又十分險惡。所以,滿清工礦矛盾非常突出,不時有礦丁發動起義。
清廷無力解決這些矛盾,只得百般抑止工礦手工業,為此設定了嚴格的開礦條件、強行壓低產品價格。
特別是硫礦、硝礦,涉及到火藥生產,關係到地方穩固。朝廷強行壓低火藥價格,方便清軍採購,抑止地方製造火藥的積極性。
最後,一切成本都轉嫁到礦工手上,使得當時的硫礦、硝礦工人處境極為悲慘。
除此之外,燒瓷器的窯戶,挖煤的煤黑子,還有開採金銀銅鐵金屬礦的礦工們,無不如此。
新寧公司彈藥廠只需稍微提高一下礦工待遇,就能使工人們感恩戴德。楊烜心情沉重,忍不住暗自感嘆:
華夏百姓吃苦耐勞,實在是太溫順,太容易滿足了。他們如此辛苦,工作條件如此惡劣,理應獲得更多的報酬。軍政府主張為民謀利,理應讓工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他讓廖坤找來幾個礦工代表,詢問工人有何訴求。工人們老實本分,對現狀很滿足,並不願給工廠添麻煩。只有一個工人壯著膽子提出建議,說製造硫酸有害身體健康,看工廠能不能幫忙看病。
楊烜當即表示,要彈藥廠負責為硫酸生產線工人免費看病,並提高工人伙食標準。
廖坤應命,工人振奮不已。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