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1851年2月,臨近春節。太平軍實行天曆,不過傳統春節。清軍忙於過節,疏於防備。太平軍乘機發動攻擊,試圖打破清軍包圍、封鎖。
之前,太平軍取得牛排嶺會戰的勝利,本該乘勢追擊。但洪秀全忙於納妾,不思進取,錯過了最佳時機。
清軍從容不迫地調兵遣將,“以戰為守,以守為戰”,實施積極防禦,不斷壓縮防線,試圖把太平軍困死。
清軍能調集全國資源對付太平軍。太平軍侷促在江口圩、新圩等地,資源有限。拼消耗,太平軍絕對打不過清軍。
實際上,湘軍最終打敗太平軍,靠的就是消耗戰。湘軍每進攻一城,往往把太平軍的城池圍得水洩不通,深挖塹壕,斷敵補給,圍城打援。
這種方法雖笨,卻非常有效。九江、安慶、天京等太平天國重鎮,都是這樣被湘軍攻克的。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在清軍的圍困下,江口圩、新圩的太平軍已經瀕臨斷糧,必須儘早突圍。要突圍,有兩個方向最為合適。
第一個是江口圩。江口圩位於大湟江口,由楊烜、羅大綱、任文炳等友軍幫忙守衛。
要想從這裡突圍,太平軍必須藉助楊烜等人的水營,除了要打垮叛降清軍的艇軍,還要借用楊烜、任文炳、羅大綱的船隻,幫助太平軍渡江。
楊烜等人至今不肯加入太平軍,必有異志。這條線路變數太多,洪楊不敢在此冒險。
另一條線路,便是東北方向,透過牛排嶺進入平南縣,突破清軍包圍。
太平軍選擇的就是這條線路。但向榮看穿了太平軍的計謀,調集重兵阻擊太平軍。
太平軍無法突圍,只得折而向西,進入武宣縣。這一帶都是山區,物產貧瘠,清軍在此防守薄弱。太平軍順利突圍,佔據了東鄉、三里墟等地,在此補充了軍資、給養。
任文炳已對太平軍徹底失望,決定加入楊烜的黑旗軍。他在此時脫離太平軍,率領屬下戰船離開大湟江口,前往貴縣木梓墟。
黑旗軍參謀長馮可欽正在木梓墟休整,整編來人新兵。
楊烜隨太平軍前往三里墟。三里墟瀕臨蔡村江,黑旗軍水營可以乘船直達。
讀者身份證
之所以要追隨太平軍西撤,楊烜有三方面的考慮:
一、羅大綱受到蕭朝貴的禮遇,對太平軍抱有幻想,在黑旗軍、太平軍之間左右搖擺。楊烜對爭取羅大綱很有把握,不想半途而廢。
二、太平軍還未打破清軍重圍。楊烜要幫助太平軍突破重圍,“指導”太平軍“專意金陵”,把清軍帶離廣西。
三、一營長楊田前往四川崇州老家招募楊氏族人,至今尚無音信。楊烜要留在太平軍這裡,接應自家族人。
不久之後,“陳來事件”如期爆發,為楊烜收服羅大綱提供了神助攻。
陳來是楊秀清的岳父。
幾個月前,羅大綱與楊烜等人一道來到金田,受到蕭朝貴的禮遇。尤其是羅大綱,與蕭朝貴氣味相投,彼此非常投機。
楊秀清發動思旺“迎主之戰”,以羅大綱熟悉地形,請羅大綱參與作戰。
當時,羅大綱妻子病重,請蕭朝貴代為照顧。蕭朝貴與楊秀清關係緊密,與楊秀清的岳父陳來也很熟,便把羅大綱的妻子託給陳來照顧。
不久,羅大綱妻子病故,此事暫時告一段落。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太平軍剛突圍至東鄉、三里墟,有人告發陳來,說他吞沒了羅大綱亡妻“銀牙籤一副、金戒指一隻”。
蕭朝貴聞訊大怒,他傾心結交羅大綱,想把羅大綱招為己用。沒想到,陳來如此沒出息,竟然貪墨人家亡妻的首飾。
蕭朝貴再次表演給天兄下凡,下令拘捕陳來。
待陳來被五花大綁捉來,蕭朝貴劈頭蓋臉喝道:“爾把天父、天兄降託秀清、朝貴是假的麼?”
蕭朝貴這句話,也從側面證明出,太平軍中仍有很多人不相信天父下凡、天兄下凡。
陳來罪跡敗露,哪敢說個不字,只得再三討饒。
蕭朝貴說了句耐人尋味的話:“現今朝貴有件龍袍,給爾穿起來。爾可頂的天父天兄星兄江山起,就赦爾;爾若頂不起,爾就莫怪也。”
這話載於太平天國官方文書,傳於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