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坤呵呵一笑,繼續說:“這‘滾地雷’外表滾圓,如拳頭般大小,重約兩斤。使用時,先拔去外面的機括,再奮力擲向敵人。倏忽之間,‘滾地雷’就會爆炸,裡面的陶殼、鐵片飛濺,敵人碰到非死即傷。”
我去,這不就是“手榴彈”嗎?還是個違反日內瓦公約的“髒彈”。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廖坤繼續說道:“再說這‘雷公銃’,非常適合近戰,乃脫胎於明朝的三眼銃。該銃長約二尺,前面有六孔,開戰前在每孔內放一枚鉛彈。
“使用時,先點燃火繩,六顆子彈先後飛出,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然後,火銃手可以把鐵銃當成鐵錘、流星鐧,將敵人砸死砸傷。”
看來,廖坤確實本事不小,這‘雷公銃’在模仿明朝火器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威力大增。
只聽他接著說:“這‘竄天猴’與火箭相似,只是前面綁了個火藥腔體。‘竄天猴’飛出後,落在敵人中間爆炸,把他們炸得人仰馬翻。”
這,豈不與康格里夫火箭有異曲同工之妙?
楊烜心裡好笑,這‘火神甕’只聽名字就知道了,大概是個大甕,裡面裝滿了火藥,可以充作簡易地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果然,廖坤說道:“‘火神甕’乃是在鐵罐中預裝火藥,設定機括,事先埋在敵人必經之道路、橋樑、險隘上。敵人透過時,觸動機括,引爆‘火神甕’。”
楊烜問廖坤:“你剛才說了許多火器,有沒有隨軍帶著?若帶的有,拿過來試放一下,也叫我們開開眼界。”
廖坤正想賣弄,連忙說道:“‘滾地雷’、‘雷公銃’、‘竄天猴’都帶得有,只有‘火神甕’十分笨重,不曾攜帶。”
他有意在眾人面前顯擺,急匆匆地跑到工人中間,帶來幾樣火器。
眾將都圍了過來。
廖坤先演示‘滾地雷’。只見他拿來一個黑糊糊的鐵球,先拔去機括,然後奮力扔到遠處十丈外的空地上。
眾將屏住呼吸,連忙伏在地上。過了好一會兒,仍不見它爆炸。大家竊竊私語起來。廖坤等得焦躁,生怕在眾將面前丟了臉。
正在眾人疑惑之時,‘滾地雷’砰得一聲爆炸了。彈殼碎片、鐵片四處紛飛,打掉好幾片瓦片。
劉旻虎站起來,拍掉身上的塵土,揶揄他道:“這‘滾地雷’好是好,就是反應太慢。若被對面敵人撿了過來,反扔過來,大家豈不都玩完?”
楊烜心中嘆道,跟預期還有很大差距呀。土作坊生產的東西精度不夠,不能精確控制引信時間。
廖坤分辯道:“我這是賣給官軍的,故意延長了爆炸時間。”
接著,廖坤又釋放了‘竄天猴’。可這‘竄天猴’的問題與‘滾地雷’剛好相反,還在天上飛行時就提前爆炸了。
倒是那‘雷公銃’威力十分大,連續射出六枚子彈。射完子彈後還能充當冷兵器傷人。眾將喜愛不已。
儘管火器不如人意,楊烜還是決定重用廖坤。他下令組建一家兵工廠,集中全軍的鑄炮工匠、鐵匠、火藥工人等工匠,由廖坤擔任廠長,直屬於司令部後勤處軍械科。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