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咱們三水縣三內江交匯,城東南為西南涌、東平水道、北江並匯之地,尤為險要。現在咱們不守險要,反而枯守城牆,不合用兵之道呀。
“穆大人英明神武,必能打得楊逆抱頭鼠竄。楊逆若要逃跑,必會與‘廣馬’、‘艇匪’一樣,向西逃入廣西。屆時,三水城東南為必經之道。
“不如,咱們陳兵三水城東南。一來,符合兵家‘守城先守險’之道。二來,咱們也能堵住楊逆西竄之路。這,豈不兩全其美?”
知縣雖是捐納出身,卻也頗讀過一些書,能說會道,因而得以出任大縣縣令。
這番話不過是紙上談兵。因為綠營兵疲弱,黑旗軍健強,強弱之勢懸殊。
但長貴是個書呆子,被知縣忽悠得皤然心動。他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嘆口氣道:“奈何穆大人再三交待,要我們憑城固守。移軍城外,有違穆大人的初衷呀。”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線上。免費閱.讀!
眼見長貴話語鬆動,知縣趁熱打鐵,說道:“大人此言差矣。若讓楊逆走三水縣逃走,或者讓其他人打敗了楊逆,這才有違穆大人的初衷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句話終於說動了長貴。他最終決定,派八百人馬出城,據守城東南要隘。
果然,沒多久,黑旗軍逼近三水城。
二營打頭陣,出動兩百人馬進攻清軍城外營壘。
清軍有八百人馬,起先憑藉營壘據守。戰不多時,二營不敵,慌不擇路撤退,丟下許多糧袋軍械。
清軍難得打一場勝仗,不知是計,出營追擊。一直追了三四里地,黑旗軍敗兵突然反過身來阻擊清軍追兵。又有一隊伏兵突然冒了出來,打清軍一個措手不及,當場折損十幾個士兵。
中計了!清軍慌忙撤退,本想撤向城外營壘那裡,卻發現營壘前面擋著一隊黑旗軍。
前有狼,後有虎,清軍敗兵慌不擇路,跑到三水城下叫門。
起初,守門官不敢開門,派人請示長貴。開門容易關門難,若黑旗軍追兵緊跟不捨,衝進了城內,情況就不妙了!
長貴一直在城頭坐鎮指揮,親眼看見清軍背後並無黑旗軍追兵。看著眼前狼狽敗退的清軍,長貴不禁想起穆特恩臨走前的叮囑。
密碼五六37四三陸七伍
他老人家有先見之明,自己愚蠢至極,竟然受知縣的攛掇,把部隊移到了城外。長貴羞愧難當,只當下令開啟城門,放清軍敗兵入城。
好在黑旗軍並未追過來,清軍敗兵入城後,城門迅速關閉。長貴心裡一顆石頭落了地,亡羊補牢,為時不遲也。
他不知道的是,二十多個假扮成清軍的黑旗軍,在三營長張運賢的帶領下,已經跟著清軍敗兵潛入了城內。
當晚,張運賢率領二十多個精兵攻佔東門,開門接應黑旗軍大隊人馬入城。
這一手完全出乎清軍意料。又是深夜,清軍防務鬆懈,完全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被黑旗軍殺得丟盔棄甲。
長貴見兵敗如山倒,深感大勢已去,羞憤難當,舉劍準備自殺。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