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辦雖然也會一點英語,卻是“買辦”英語,只能勉強應付生意往來。
與之相反,楊烜英語標準流利,帶著一股美國東北部的口音。楊烜穿越前,上過雙語學校,又在211大學裡透過了英語六級,具有相當的英語功底。
這買辦一向以會英語而傲驕。沒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竟會說一口標準的英語。他費勁想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弄清楚了楊烜的意思。
張黑仔、黃大牙和劉旻虎更是目瞪口呆,想不到楊大帥竟然還會說英語?難不成,真是哪吒轉世?
兩萬兩白銀可不是個小數目。買辦不敢怠慢,跑到櫃檯裡面找到了經理唐約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唐約翰是米國人,跑到中國冒險。最近半年,廣州城外局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旗昌行洋員大多跑到香港避難,唐約翰自告奮勇留守。
聽說有個年輕的中國人會一口流利的英語,唐約翰大為驚奇。
密碼
當時滿清有規定,禁止洋人學習漢語。為了防止華人與洋人勾連,各級官府亦暗裡禁止華人學習外語。
唐約翰用英語和楊烜交談片刻,大喜過望。他再次看了下楊烜的帖子,又把楊烜端詳了一遍。確認過楊烜並非混血後,他忍不住地問道:
“陳先生,您的口音中似乎帶著一絲紐約口音。敝人斗膽問一句,您是否去過美國?是否從美國人那裡學的英語?”
楊烜的大名已在廣州流傳開來。此次來旗昌行,他的帖子上用的是化名“陳城”。
楊烜笑了笑,誆道:“我是四川人,早年結識了一個美國傳教士,從他那裡學會了英語。只是四川那邊民亂紛擾,那位傳教士也死於民亂。我受家族所託,來廣州購買洋炮,以保衛鄉梓。”
唐約翰將信將疑,問道:“不知那美國傳教士叫什麼名字?或許我能認識?”
兩人一直說英語,周圍幾個人都不明所以,連買辦也聽得雲裡霧裡。
楊烜對道:“他叫馬文遜,新澤西人,祖上是英格蘭新教徒。自我出生起,馬文遜就在四川,留辮子,穿漢服,與華人無異。
“馬先生被人告發,無處可歸。我家一向開明,收留了馬先生,全家皈依了新教。後來,馬文遜外出傳教,被無知鄉民所殺。
“我家成了教民,也受鄉民攻擊。裡面是非曲直,實在是一言難盡。為了保衛家族,我也只得冒險來到廣州,請買洋炮。”
扣扣
說罷,楊烜把一張清單遞給唐約翰,裡面詳列了所需的洋炮,以及配套的炮彈、瞄準具、象限儀等。
唐約翰覽罷,大吃一驚。買辦已經告訴他,楊烜背後之人是海盜、天地會頭目。看他的樣子,多半是海盜、天地會頭目的領導。
他們要買兩萬兩白銀的火炮,足夠裝備一個炮兵營了。若不是為了造反,還能為了什麼?
不過,唐約翰轉念一想:眼前這人雖然滿嘴跑火車,卻會說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語,顯然與美國淵源甚深。即便旗昌行不賣給他們火炮,他們也可以去找其他洋行,甚至可以去澳門、去南洋買。
再者,廣州閉市已久,旗昌洋行生意慘淡。若能接下這單生意,至少可以賺三四千兩白銀。自己若能玉成此事,至少可以分成一千兩白銀。
但是,楊烜等人來路不明,不是海盜就是天地會,或者兼而有之。若向他們售賣軍火,日後得罪了滿清官府,旗昌行還怎麼與十三行商做生意?這豈不得不償失?
想到這,唐約翰猶豫地說道:“陳先生是馬先生的學生,就是美國人的朋友。我們旗昌行願意與陳先生合作。”
楊烜心裡一喜,卻聽唐約翰繼續說道:“只是,一來我們缺少存貨,二來這火炮乃軍用物資,敝人不敢擅自出售,還得派人前往香港請示。”
去香港?一來一回,豈不又要耽誤時間。
楊烜費盡口舌勸說,唐約翰就是不鬆口。
塔讀小說ap.p<,完全開源~免費的網文.小說網站.
恰在此時,一個買辦慌里慌張地跑了過來,說道:“唐先生,民團又來鬧事了!他們還扣下了伍公子!”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