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粗通文墨”,即可看懂政府文告,可以書寫信函。按這個標準,清末“粗通文墨者”還不到人口總量百分之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強大的民族,必須是一個有文化的民族。普魯士的崛起,與他們率先普及現代教育關係莫淺。
同樣的,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楊烜知道,要想國家富強,必須大辦教育。在此之前,必須提高黑旗軍的文化水平,提高士兵識字率。
一營辦學條件簡陋,王徵使用一塊大的門板,在上面貼了幾張寫有大字的白紙,以此教士兵認字。
士兵們聽課也不認真,好多人都在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楊烜來到連隊後面,聽見兩個士兵正討論得火熱。
“你說大帥真的是哪吒轉世嗎?”
“沒聽人說嗎?大帥名字裡的烜字是火旁。哪吒腳踏風火輪,也是火命。大帥不是哪吒轉世,又是什麼?”
“只是滿清乃是水命,大帥乃是火命。水能滅火,這怎麼解釋呢?”
“這……”
王徵注意到了楊烜,一連官兵也都把目光投向楊烜。
他推讓不過,上前發表了一段簡短的講話:
“兄弟們,王徵副營長曾是廣州城內的教書先生,為人很有學問。我請王徵到一營擔任副營長,很大程度上是想讓他教會大家讀書識字。
“讀書識字有這麼重要嗎?當然有了。舉個最樸素的例子,那些縣官、州官力氣沒有我們大,為什麼他們能夠高高在上,坐轎子,吃海鮮?因為他們能夠讀書識字,在科場上過五關斬六將。
“為什麼洋人這麼厲害?他們不熟悉中國的風土人情,為什麼能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因為他們文化程度更高,他們能夠製造蒸汽機船,能夠製造洋槍洋炮。
“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一支愚蠢的軍隊。一支愚蠢的軍隊,是打不了勝仗的。黑旗軍要立志成為一支有文化的軍隊,而非愚蠢的軍隊。
“同樣的,對於我們士兵來說。我們要努力成為一個有文化計程車兵,而非是愚蠢計程車兵。現在,我們選拔軍官的一個重要標準是識字,讀得懂文書。
“不識字計程車兵,原則上是不能成為軍官的。因此,我們司令部做出規定,努力學習文化的、文化水平較高計程車兵,將優先成為軍官。”
士兵們聽到這兒,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歷來士兵殺敵立功,憑勇猛可以晉升成為軍官。若讀書讀得好就能做軍官,確實有些匪夷所思,與大家的認知大為不同。
即便是馮可欽,也大為不解。華夏長期重文抑武,民間一直都有“好男不當兵”的說法。按照楊烜的主張,要大力提拔讀書人做軍官,這能成嗎?
翻遍《二十三史》,雖說也有書生帶兵的例子。不過,那都是些個例。文人代作主帥,底下各級軍官仍由武夫充任。
文人將兵,固然不乏虞允文、張巡、袁崇煥這樣的名將。但更多的是,文官不知兵,不能駕馭底下的驕兵悍將,紙上談兵,身死軍滅。
馮可欽涉獵甚廣,知道西洋軍隊有貴族從軍的歷史。但這些貴族大多先在軍校就讀,再前往軍隊歷練。
楊烜以讀書好壞作為提拔各級軍官的重要標準,真的可行嗎?
當然能成。楊烜心裡明白,曾國藩建立湘軍,以書生帶兵,使湘軍煥發出強大的戰鬥力。湘軍大將多為書生,憑軍功建立武勳,深刻地影響了華夏近代歷史。
扣扣伍陸彡74彡陸7伍
楊烜繼續說道:“我們的教學條件還很簡陋。剛才,我看到,有計程車兵聽課不認真,一直在交頭接耳,有計程車兵撿起地上的樹枝,在地上比比劃劃。
“我們鼓勵大家積極學習文化,積極識字。日後,我們要裝備洋炮,就要計算射擊諸元;要打仗,就要書寫閱讀作戰文書。
“如果大家認字,沒有文化,怎麼用洋炮嗎?怎麼看作戰文書呢?如果不會用洋炮,不會閱讀作戰文書,我們又怎麼打勝敵人呢?”
眾人信服,紛紛點頭稱是。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