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個步兵營亦只有少量土炮、鳥槍、抬槍,火器更為落後。
十九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革命進入尾聲,第二次工業革命拉開序幕。新式火炮、火槍開始出現,深刻影響了近代戰爭形態。
最典型的莫過於炮兵。十九世紀初,法國皇帝拿破崙善於使用火炮,率領法國軍隊縱橫歐洲。到了十九世紀中期,普魯士陸軍再次異軍突起,普魯士人的克虜伯大炮、德萊賽步槍更是劃時代的武器裝備。
同樣的,在華夏內部,有志之士也非常重視火器。李鴻章建立淮軍時,拼命採購新式來復槍、開花炮。
曾國藩反對裝備火槍,認為火槍價格昂貴,線列戰術對戰士要求太高。儘管如此,他卻極力推崇西洋鐵炮,大肆購置西洋鐵炮裝備水師,又聘請黃冕、丁日昌為湘軍鑄造劈山炮。
楊烜來自現代,知道炮兵“戰爭之神”的大名。他親自擔任火器營營長,主抓炮兵。他派劉旻虎到廣州採購軍火,最重要的物資就是西洋鐵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西洋鐵炮使用鍛鐵鑄成,炮身較輕,堅固耐用,不易炸膛,既能武裝水營戰船,也能作為火器營的火炮。
現在劉旻虎遲遲不歸,火炮沒有著落。黑旗軍缺少火炮,楊烜怎不著急呢?
火器營駐在陳家堡第一進院子裡。今天難得晴天,炮兵連的將士們把火炮推到了院子外面,訓練火炮射擊流程。
看到司令和參謀長都來視察火器營,副營長周錦年迎了上來。楊烜兼任火器營營長,卻是黑旗軍主帥,平時很忙,火器營日常工作都由周錦年主持。
看到主帥過來,炮手們頓時來了精神,訓練更加賣力。他們使用沙袋代替火藥袋,使用炮兵連僅有的兩門洋鐵炮進行模擬訓練。
這兩門洋鐵炮原是至臻堂從海盜手裡高價買來的,屬於英軍標準裝備的6磅榴彈炮,原本配有活動炮架、瞄準具、象限儀。
首發&:塔>讀小說
至臻堂無人會用象限儀,更不懂彈道學。他們嫌象限儀礙事,竟然拆除了象限儀。
炮兵連的官兵是周錦年從各部抽調過來的“精英”。可這些“精英”大多不懂火炮射擊,好端端一門洋鐵炮在他們手裡變成了土炮。
裝填藥包、裝填鉛子、使用鋼釺引燃藥包、使用溼布擦洗火炮內膛……
炮手們訓練得很賣力,卻並不能使楊烜滿意。因為他們毫無火炮射擊概念,只是盲目的、機械的執行炮長命令。
真要到了戰場上,這些炮手不懂得瞄準,不懂得調整火炮方位、仰角,怎麼能行呢?
可楊烜也沒有好的辦法。除非劉旻虎能夠買到洋鐵炮,除非他能請到洋人炮兵教官。或者,等黑旗軍在廣西打下地盤後,再自行設法鑄炮。
畢竟,現在是1850年,中外都使用前裝滑膛炮,在鑄炮、炮彈工藝上並無本質區別,差距並不明顯。華人聰明異常,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湧現出丁拱辰、龔振麟、黃冕這樣的鑄炮專家。
特別是龔振麟,在1841年發明了鐵模鑄炮法、複合鑄炮法,此工藝比歐洲還要領先許多。
正在胡思亂想之際,一個撕心裂肺的聲音從屋內傳了出來:“我要死了!殺了我吧!給我個痛快!”
周錦年見楊烜並不滿意炮兵連的訓練,心情本就有些低落。聽到那個鬼哭狼嚎般的聲音,他勃然大怒,罵道:
密碼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沒出息的東西!戒不了煙,還想當炮兵?你要戒不了煙,我親手殺了你!”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