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顏卿祖父的忌日,這日一家人都早早地起來了,穿戴好素衣,
還請了靈隱寺的一位高僧,道號叫鴻筱的來做法事。
其實祭拜的儀式很簡單,白日裡是跟著鴻筱道長唸經做法,
等到了鴻筱算好的時辰,一家人便挨個進入老宅的祖廟家祠,
虔誠地上香,奉上貢品,再磕上幾個頭,便大致算完事了。
說起來這個鴻筱道長也頗有幾分手段,
他不過是個半路出家的和尚,只是年幼時沒飯吃了,被靈隱寺的主持師傅可憐收下,這才做了道士。
幾年下來,各種半仙半玄的手段,他也是學了個不少,
當朝梁陽信佛,故而江南多半富貴商賈之家都會時不時請他去做法事,或者配對姻緣,或者捉小鬼驅妖魔。
鴻筱彷彿就是天命所選之人,懂得也多,幾乎沒有出過什麼差錯,因此在這一代的名聲也很高。
只是這人前世的下場卻不怎麼好,據說他是與皇家的誰結了仇,
在新帝登基後沒多久,就被冠上了“妖言惑眾”的名頭,死於非命。
他死後,又被陸陸續續地爆出來他貪財好色,時常流連於一些不出名的青樓楚館,
還有在廟裡偷偷窩藏揚州瘦馬,所謂的“順天理,知天命”也是一些行騙小賊慣用的技倆。
從那以後,梁陽第一聖僧的名號就被侮辱得徹徹底底了,
甚至還有因他的言語而受累的人去找了他的屍首鞭笞,以解昔日之恨。
所以此時顏卿再看到這個前世曾名動京城的“第一聖僧”,心中頭緒紛擾,
只是她在思考的卻是另一件事情。
此人既然前世能做到那般成就,想必手段定是不俗,
若是他能為自己所用,肯定能讓自己的勢力更好地壯大。
顏卿想打擊白家,那勢必會與宮中那位白貴妃有所糾葛,她需要一個明面上的力量來替她引導輿論,
而道士,正是最好的選擇。
此事還需慢慢思量,顏卿又跪又拜地折騰了一整天,也實在是疲乏了。
顏家老太爺只在顏卿很小很小的時候抱過她,再後來便因病逝世了。
顏卿對祖父實在沒什麼印象,更談不上有感情,每年的祭拜在她眼中只不過是一個必要的儀式,現在又多了個意義就是作為下江南的藉口。
祭拜儀式持續了大半天,顏霏早已耐不住炎熱,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了,好在家裡沒什麼外人,鴻筱道長對此也置若罔聞。
顏卿愣是堅持著做完了所有的環節,回到屋裡舒舒服服地沐了浴,用了晚膳,便想早早歇息了。
她躺在床上,讓多笑點了燈,藉著燭光看書,是問思樂要來的與養顏有關的醫術,也講了胭脂水粉的製作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