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兩三天前必然無人想到,堪稱小鎮五家最負盛名神兵的赤羽鳳心弓,闊別多年的開弓竟仍是應在鐵劍傳人身上。
但見李千影操弦雙臂凝練而不繃緊,發力方向與意念同為一體,全然集中於羽箭的一小截尖鋒處。
這一箭倘若擊在百鑄精鋼表面,也勢必能透出一個破洞來,更何況擊在沈澄手裡其貌不揚的劍上?
話雖如此,李千影卻沒有瞄準鐵劍的打算。
鐵劍本身的重量,很可能使之得以承受勝於沈澄所能的衝擊力。
而哪怕以她的箭藝,隔著如此漫長的距離狙擊一柄兵刃也絕非易事。
多年來深刻骨髓的習練,造就出李千影明快準確的判斷力,一瞬間已把箭尖瞄準了沈澄的軀幹。
目標的面積越大,命中的機率越高。
考慮到兩人間相隔之遙,箭矢的首要目標是擊中沈澄身上任何一處,將他持劍衝鋒之勢瓦解!
真的是這樣嗎?
李千憶嘴角微微一咧,驟然輕壓手腕,彈指振出帶羽飛箭。
箭尖朝向的,卻是沈澄身下坐騎的前胸!
此箭一發,只瞧得馬折韁瞳孔一豎,可也瞬間理解射人先射馬的妙處。
就算是崩山拳馬家精心豢養的良駒,也沒可能在短短一瞬間靈活躲過李千影疾急一箭。
馬死,衝鋒之勢自然中斷。
哪怕張皇走避,驚慌躍起,鐵劍前進鑿陣之勢也將蕩然無存。
說到底,當初親眼見證過通正道人神勇的五家現任家主,終生仍未曾逃離被鐵劍剛猛神威凌壓的陰影!
止了衝鋒之勢的道童,哪怕仍然手持鐵劍,終究比身在快馬上時要失色不少。
馬折韁可以向沈紅葉誇誇而談,說得新近冒頭的鐵劍道人一無是處,全然不足成為威脅。
然而當再次親見鐵劍青鏽光芒,就連自壯膽氣的吹牛話也變得難以出口。
他只瞧著李千影一臉成竹在胸的笑意,不禁暗歎幼虎稚嫩,不知避殺刃寒芒!
卻看那飛矢直赴沈澄坐騎前胸,勢如利劍穿雲,竟颳起雪地上一片低矮雪浪。
沈澄大可及時揮劍擋架,但若如此,便即失卻在三人眼中單騎鑿陣的威懾力!
萬一五家三人認清雙方的實力差距,沈澄絕無半分勝算可言。
唯有將鐵劍帶來的強勢威懾發揮至盡處,才能握緊那深藏於白茫天地的勝機!
沈澄左臂前伸,手掌屈曲成盛水淺瓢狀,自肘至指劃出一記沉緩優美的圓弧。
竟是以清明拳中的一招“古井微波”,將奔馬胸而來的勁箭撥飛墜入了雪地!
清明拳乃道家正宗武藝,雖為照顧大部份尋常弟子的資質,而被精心修改得淺白易學。
但三十六路拳招中的無數拳技,仍然保留著內家拳法的精深奧妙之處!
武當太極有四兩撥千斤之說,而沈澄自身力道,早已提升至煉皮境武者的極限。
相較李千影存有試探性質的一箭,差距最多是九百斤撥一千斤而已。
堅實的力道,配合精湛的拳術和準確的時機,輕描淡寫般便把飛箭撥落!
至於旁人看來輕易之事,如何暗地把沈澄嚇出一身冷汗,自不足為外人道。
鐵劍筆直,前衝之勢不止。
一騎恰似化身為勁箭,直討挽弓姿勢未及有變的紅衫少女!
李千影不慌不忙地伸手往後,將第二箭搭上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