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別致的五足三山香爐靜放於身旁一側,嫋嫋香煙從那香爐頂部的九十九個細小孔洞中緩緩透出。
一輪若隱若現的金色圓環在腦後浮現,這是身具神通法力、又功德無量之人才會出現的奇觀,如今卻在趙青山身上真實地上演了。
一縷清風捲起繚繞在趙青山身旁的那些淡淡的白色煙霧,隨後向四面八方吹散開來。
紫金山上漸漸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薄霧,一股難以用語言描繪的奇異香味開始遍佈整座紫金山。
當近半的太陽都沉入西山之巔時,紫金山上響起了飄渺不定,宛若天籟的講經之聲。
“太古之時,二儀未分,溟滓鴻蒙,未有成形。”
“天地日月未具,山川河流未生,九州狀如雞子,混沌玄黃。”
“太古時,有盤古真人,為天地之精所化,自號盤古尊神,遊乎其中,不知其年。”
“盤古尊神日高百丈夜長千丈,忽一日頭頂天、腳踏地,始覺混沌之小,遂取混沌原石反複打磨巨斧,又萬萬年後,尊神持神斧開天闢地,混沌一分為二,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
“天地始闢之後,尊神棄神斧於天地之外,吹氣成雲、鼻響化雷,左眼升空成日,右眼升空成月,發須變作滿天星辰,身體成了三山五嶽,血液變成了江河,筋脈變成了道路,肌肉變成了農田,牙齒、骨骼和骨髓變成了地下的礦藏,面板和汗毛變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變成了雨露……”
“是以,天地有了日夜之分明、四季之變化。”
“是以,天地有了山川河流、草木眾生。”
“尊神化世以後,蛻去軀殼,但有一靈不滅,遊行太空,見萬天聖女太元,喜其貞潔,即化成青光入其口。”
“聖女懷孕一千九百八十七年,尊神之靈始化生於其背膂之間。”
“聖女太元為其取名張百忍,字昊天,遂從小遊歷九州八荒,言語行動常有彩雲護體,金光相伴。”
“時有一國,隱於九天之上、彩雲之巔,曰光嚴妙樂國,國君淨德時王神通廣大,見張百忍有異人之象,便收其為義子,授王子尊號,日夜教導,從不鬆懈。”
“張百忍有尊神之靈,修為一日千裡,三月即成先天,六月即成金丹,九月始化元嬰聖境。”
“不出兩年,淨德時王漸感吃力。”
“三年以後,張百忍漸明天地至理,遂告別淨德時王、聖女太元,孤身入八荒參悟無上大道。”
“經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自號‘清淨自然覺王如來’,始創道門一脈,為道家祖師,又號道祖尊神。”
“道祖又經十萬劫,方證玉皇神位,飛昇天庭法界,居昊天金閥彌羅天宮,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禦諸天,綜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禦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帝王。”
“是以,太古之時道門昌盛,廟宇無數,道祖曾言……”
一段不過數百字的道經,卻詳細說明瞭天地的誕生與道門的建立過程,而這又是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三界真論的開篇!
想要理解或是接受三界真論中的許多說法和道理,就必須先接受這一段開篇內容講述的所有事情!
趙青山的聲音彷彿帶上了某種神奇的力量,如慈母在耳畔輕語,又如嚴父在身後教誨。
凡是聽到這一段經文的所有人、所有生靈,幾乎都是不約而同的扭頭望向了紫金山。
耕田的老牛停下了勤勞的腳步,彷彿聽懂了經文中所描繪的那個最初的世界,不停地打著鼻響,搖頭晃腦。
河中暢遊的魚兒紛紛浮出水面,齊齊把頭朝向紫金山,小小的嘴巴一張一合,似是在附和著經文中的那些神奇事情。
家中正在燒飯的農婦下意思扭頭望向紫金山,手中的鍋鏟掉到了地上都不曾察覺。
房前屋後正在玩耍的幼兒止住了歡快的笑聲,似懂非懂得望著紫金山,腦海中出現一個頭頂天、腳踏地的巨人……
短短數百字的經文,卻幾乎推翻了他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所有認知!
九州大陸地廣物博,能人無數,所傳宗教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但任何一個宗教門庭,除了教義方面存在較大的出入之外,對於天地的誕生,人族的興盛,卻幾乎保持著高度的統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