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郎中建在小樹林裡的所謂丹房,其實就是一間小小的茅草屋,隔老遠就能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通往小屋的小路路口,則掛著一個大大的‘醫’字。
當老郎中主動上前將茅草屋的木門推開時,一股濃烈的煙燻味道便撲面而來,整個茅草屋裡面都是煙霧繚繞的樣子。
見趙青山有些不解,老郎中便尷尬地解釋道:“丹爐當中還有一爐丹藥正在蘊養,老朽聽人說,在蘊養丹藥的時候,若能在爐火之中添入一些蛇盤樹的嫩葉,便能大大提高丹藥的成色與藥效……”
聽到如此荒謬的言論,趙青山翻了翻白眼,“無稽之談!”
老郎中也只能尷尬地陪笑,為了能成功煉製出理想當中的成品丹藥,他幾乎陷入了瘋魔的狀態。
但凡是有一點點可能性的辦法,只要被他聽見了,就絕對會付諸行動,直到再次絕望為止。
煉制丹藥的整個過程,對於任何一個丹道大師而言,都是秘而不宣的獨門絕技。
常人只知道煉丹就是將各種靈藥放進丹爐當中凝練,直到這些靈藥在丹爐之中融為一體,形成一顆顆大小勻稱的靈丹就能順利出爐了。
可卻鮮有人知道進入丹爐的各種靈藥是在怎樣的火候和溫度下才會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更不知道融為一體的靈藥是在怎樣的狀態下才會形成一顆顆完全一樣的靈丹!
老郎中的丹房內擺放著一隻約半人多高的小型丹爐,丹爐呈‘鼎’狀,底下架著一隻銅盆,是用來生火加溫的。
而除了那隻小小的丹爐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小物件。
可當趙青山看見這些物件的時候,眼中卻閃過了一道精光,隨即扭頭問道:“凝丹的本事,你是跟誰學的?”
“這……”老郎中被趙青山這句話問得渾身一哆嗦,本能地避開了趙青山那雙滿是探究之色的眼神,躊躇了半晌後才小聲地說道:“這凝丹的本事,是老朽自個兒無意間琢磨出來的……”
“你若不願意說,貧道便不多問了。”趙青山無聲地笑了笑,只當老郎中說了一句並不好笑的笑話。
任何人煉制丹藥,都避不開量藥、開爐、升溫、熬練、凝丹、成丹這幾個最為關鍵的步驟。
而凝丹就是這六步步驟當中最難以被人掌握的一個重要環節,因為凝丹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成丹出爐後丹藥的品質與成色!
因而在任何一個丹道大師的眼中,凝丹就是關繫到自家命脈傳承的重中之重,除非是親傳的關門弟子,或是嫡出的子孫,才有可能繼承這門凝丹的絕學。
每個人凝丹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歡藉助外力來達到凝丹的目的,也有人喜歡修煉一些只適合煉丹的內門心法,使自己在煉丹時能夠隨時掌握丹爐內的情況,從而使成丹的機率大大的增加。
眼下趙青山所看見的那些物件,其實就是一些最為常見的,在凝丹步驟時經常要用到的小工具。
雖然這些小工具看起來都很粗糙,沒什麼特別的美感,可每一件工具的出現,都意味著外力凝丹的方式又有了一次長足的發展。
就這五六樣小小的工具,至少凝聚著千位以上丹道宗師的心血,也只有他們,才可能創造出這種外力凝丹的工具!
老郎中告訴趙青山,這些工具都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再說句難聽點的話,那就是他如果真有這樣的本事,還用得著呆在這窮鄉僻壤替人問診治病嗎?!
老郎中知道趙青山絕不可能相信自己的謊言,而趙青山側對著他時,臉上所浮現出的那一抹輕笑,也讓老郎中倍感壓力巨大。
好在趙青山沒有繼續在這些細節的問題上跟他糾纏下去,背負著雙手走到丹爐前後,伸手就要去掀開丹爐的蓋子。
老郎中被趙青山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上前拉住了趙青山的胳膊,說道:“道長可千萬不敢胡來啊!這蓋子若是一揭開,那老朽一天一夜的辛苦可就全部白費了!”
“難道你還認為這一爐丹藥,它能達到你理想的狀態?”趙青山縮回了自己的手,不免有些納悶地看著老郎中。
而老郎中則露出了央求的眼神,死死拉著趙青山的胳膊說道:“老朽在丹房內守了一天一夜,無論這爐丹藥能否成功,反正現在距離成丹出爐也只剩下兩個時辰了,您行行好……就讓我看著它到時間後再說吧!”
趙青山無奈,只好點點頭說道:“雖然你這樣的堅持在貧道眼中顯得十分愚蠢,但畢竟精神可嘉……貧道見你雖然年歲已高,可下盤卻穩健地比一些中年男子還要強的多了……你曾經學過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