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跟學堂都在建,但趙泰將醫院調成了優先順序,畢竟醫生已經培養出了一批,醫院建好就能直接上崗。
“建好當然要投入使用,之後這事就不用稟報了,不過對於醫生的分級,還有制度的完善好像還沒有什麼結果,中濟代本官催一催,讓他們儘快拿出一個章程來。”
醫療體系,醫生的分級趙泰都提供過思路,甚至也抄了一些,比如要達到什麼水平可以分為初中高這類的各級醫生。
要是初級都達不到,那還可以分為見習,學徒這些,他是要將醫學列為一個總學科然後進行細分的,不把規矩定下怎麼進行教育。
搞收徒弟那一套?那太混亂了,教出來的人是什麼水平都不清楚,即使不能精準判斷,那總得有一個區間估算吧。
要是西醫他還可以搬一下,中醫就只能靠他們自己結合著弄了,畢竟趙泰也不懂醫術。
“都下去做事吧,尤闞你留一下。”
議事也就是在出了重大變故的時候才會議一下,不然按平時正常發展處理政務都是很枯燥的事情。
但趙泰放出的權力很大,能讓他做決斷的事情都不多,事情多了他還不願意幹呢。
“黑山最近的槍支彈藥生產情況如何。”
槍支彈藥的產出是趙泰最有力的底氣,也是他變法開始後抵擋世家反撲的手段。
別看現在到處都很亂,任何地方都要兵沒兵,要啥沒啥。
那是因為世家沒有發力,只要他們站出來,再亂的地方也會快速平靜下來。
沒兵是因為沒有錢糧,但只要錢糧足夠頃刻間就能使各地方兵強馬壯,只要他們願意。
平常時候他們是不願意的,但很快他們就會變得主動起來,慷慨解囊那都不在話下。
“槍支總數已經過千,裝備出了一支千人的火槍營,紙殼彈如今已積攢出十萬發,足夠打一場規模較大的戰役了。”
這何止是能打一場大的戰役,就憑這一營的兵馬他都敢帶著去跟十萬大軍硬碰硬。
針發槍的射擊距離可是六百米,除了弩箭跟投石車,像什麼騎兵跟弓箭手,在針發槍面前都是弟弟。
而尤闞所說的十萬發子彈,那是去除實彈練習後剩下來的,可不是一直只存不用。
“讓他們好好訓練,造出一支槍就裝備一個士卒,像傳統的冷兵器訓練可以適當的減少一部分,改為民兵訓練,刀槍劍戟要淘汰替換掉。”
替換是必然的事情,他等著全部裝備針發槍的軍隊從黑山裡面走出來的那一天,這或許連一個月都用不到。
趙泰在為變法蓄力,而時間也在悄然中來到了三月份,栽種紅薯,水稻,玉米的前期育苗工作已經開始。
對這種趙泰說的高產作物,百姓的期待感都很高,畢竟種子是什麼樣他們還是看得到的。
分糧種的時候趙泰還特許每一戶都可以吃一個紅薯,吃法自己定,但要是貪吃導致沒有種的,那可沒有第二次機會給他們。
春耕是計劃好的,但他現在關注的卻是用科舉篩選上來的人才。
他就沒想象過在這裡面居然還藏著兩個歷史名人。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