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所言之煤已在井陘探明位置,蒲吾之赤鐵礦亦然。”
原以為只是鐵礦被找到,結果尤闞卻告訴他雙喜臨門。
鐵礦還在其次,畢竟黑山裡也有,可煤的出現能極大提高鍊鐵鍊鋼的效率。
“好,告訴齊主簿,也告訴鄭琛,讓他們派遣人手徵集民夫組建開採隊,採礦鍊鐵。”
農具用鐵鑄造就行,用鋼費時費力要多出許多步驟,他要的是大面積普及,而不是追求更好的農具。
能用,合適才是現在的主流。
在這個農具落後的時代,種得多收得少除了糧種的問題,農具的落後也佔了主要因素。
要是有稱手的農具,即使還是人力耕種,那必然會省力許多。
就算按漢朝巔峰人口數值6500萬來算,也遠沒有把這片土地上可供種植的地方開發完全。
不是百姓不想種,是他們種不了那麼多。
“農業大豐收的時代終將到來,充足的糧食不止能讓人吃飽,所帶來的變化將影響方方面面。”
繁榮並不是指代有錢沒錢,那是人口,經濟,各項指標的綜合數值,而食物永遠是繁榮背後的基礎造物。
“尤闞,給郡內屬官下命令,讓他們除了維持各類事物不出問題外,以最快的速度將礦挖出來,與春耕一同放在首要位置,不得怠慢。”
趙泰開採煤礦屬官不會說什麼,但開鐵礦那肯定會有話要說。
他這是違背朝廷律法,還是明目張膽的違背。
可他們敢說嗎?或許敢,但趙泰絕對不會去聽。
“安排一下,本官要去蒲吾縣親自督促。”
“喏。”
尤闞不明白趙泰為什麼會對煤鐵的開採那麼重視,在他想來黑山裡面又不缺。
本來他是想問一問的,不過趙泰要做什麼自有其道理,他只需要聽令就行。
趙泰離開真定前往蒲吾,還下令採挖鐵礦。
這引起了諸多猜測,猜得最多的還是趙泰要打造兵器盔甲,甚至連擴軍都已經考慮了進去。
以趙泰如今的威望,在這些傳聞流出去後,不知多少適齡男子摩拳擦掌,為此還有人晚上都睡不著覺,只等趙泰徵兵。
可徵兵的訊息並沒有等到,一天過去沒有訊息,幾天過去也沒有訊息。
而此時的趙泰正站在蒲吾縣外十多里的鐵礦開採處,看著鍊鐵爐建起來,聽著炸藥時不時的爆炸聲,那是世間最美妙的聲音,至少現在是。
不過採礦的人員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即使他們不屬於力役,是以發工資的形式徵集而來。
“主公,郡內盛傳主公要募兵,百姓皆翹首以盼,周將軍發信來問是不是要回應一下?”
“百姓翹首以盼?那世家的反應如何?”
尤闞就知道趙泰會詢問世家的動向,這都快成為常態了。
“據情報部所述,世家在知道主公要採挖鐵礦後並沒有什麼異常反應,只不過各地官員做事愈加勤勉,連偷懶的官吏都找不出一個。”
是趙泰對鐵礦的重視讓世家有了憂慮?或是害怕對他們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