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請子泰靜聽,我主所擬條件如下。”
“一,劉州牧欲借兵,我主願借五千步卒,一千騎卒,非為平亂,實為不忍外族殘害我族百姓,踏我族疆土,此出於同族之情誼,然所需糧草軍械需得劉州牧提供。”
“二,我方遣軍作戰時,外人不得指手畫腳,插手戰事決策,但可獻計諫言。”
“三,若戰勝,我方有權支配戰利品,包括牲畜糧草俘虜。”
“四,我軍若有過激之動向,只要不牽扯中原之民,外人無權阻攔。”
總共就這四個條件,但無論那一條都讓田疇心驚。
這是去幫忙的嗎?是,但又好像不是。
與其說是幫忙,不如說是他們在自己打仗,還得讓劉虞提供足夠的糧草軍械。
好處看上了就拿,外人無權過問。
但仔細一想這又沒什麼問題,你拿不出我要的好處,那我就自己在戰場上取,合情合理。
撈好處絕對不能含糊,至於撈完後有什麼問題,趙泰可不會負責。
兵是你借的,仗也給你打了,相當於就是僱傭兵,報酬都不要你付,還要什麼腳踏車。
“條件只此四條,若是答應軍隊擇日便可前往平亂。”
趙泰笑看著田疇,等他做決定。
而這條件聽起來簡單,實際卻很霸道,但又每條都不會影響到劉虞。
事都給你幹得妥當,也不需要你操心,放眼天下也找不到第二支這麼貼心的軍隊了。
實際上對劉虞能給他什麼好處,趙泰是不指望的,所以第三條才是大頭。
從漁陽到右北平,再到遼西至遼東,玄菟,樂浪,那可是六郡之地。
不過要是張純連遼西都給佔了下來,趙泰是肯定不會派兵過去的。
從右北平過去,打仗的難度會以幾倍提升,遼西在後來稱為遼西走廊。
走廊背山面海,丘陵起伏,形勢險要,是溝通山海關內外的重要通道。
別說山海關了,就是那些丘陵形成的天然險要之處,就不是那麼好打的。
無論是打過去還是打過來,都廢老鼻子勁。
說張純霍亂大半個幽州是在抬舉他,因為他佔了漁陽跟右北平郡,等於把幽州一分為二,讓遼西之後的郡都脫離了朝廷控制。
儘管沒有六個郡可以打,趙泰也打不起。
但就漁陽跟右北平郡,要是打下來其戰利品絕對豐厚。
拿這些戰利品不比劉虞給仨瓜倆棗強?
田疇沒有立即回答,因為他在想這麼做的後果。
他也知道最關鍵的是第三個條件,兩個郡的牲畜不說多,加起來牲畜起碼也得破十萬,要是都被帶走了,這兩個郡想恢復過來還不知道是何年何月。
還有就是那什麼過激的動向,怎麼聽都藏著血腥味。
要是殺戮過重,對劉虞是很不利的事情。
要兵沒兵要錢沒錢,對異族殺戮過重的後果劉虞承受不起。
你說這是趙泰的兵殺的?那還不是你劉虞借來的,奈何不了趙泰難道還奈何不了你?
趙泰會那麼好心借兵給劉虞平亂,然後讓他好好發展起來,說不定什麼時候對趙泰動兵?那純屬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