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讓,有一事在我心中積壓已久,不知國讓可能為我釋疑?”
“屬下不敢言釋疑,卻可儘量為主公分憂。”
這話很圓滑,給兩人都留了退路,可以避免尷尬。
趙泰也不在意這些,只是把朝廷封他為中郎將,拒絕後自領常山太守被朝廷承認的事情說了出來。
本心上趙泰覺得有些虧,畢竟兩個郡的地盤被他拒絕了,相當於丟了兩塊白得的鮮美肥肉。
田豫聽了之後先是皺眉思索,然後拍掌笑了幾聲才道。
“主公拒得好,甚妙。”
趙泰狐疑的看著他,這可不興拍馬屁的,在他這拍馬屁可沒有多大作用,即使好話誰都愛聽。
“妙從何來?國讓可別行那諂媚之事,吾不喜。”
他說不喜,田豫卻依然面不改色,甚至笑容不減。
“主公可有輿圖?屬下定能為主公釋疑,豫絕無諂媚之心,實認為妙矣。”
輿圖也就是地圖,這個趙泰當然有,而且就在府衙主位後面的牆上。
他走到牆邊伸手一拉,一塊畫有漢朝疆域圖的錦布向下滑動開啟,山川河流,城池道路都盡在其上。
對於這種地圖,讓田豫看了一眼就挪不開眼睛。
古代行軍打仗沒有導航,甚至到達不認識的地方就得先探路,以便搞清楚方向,要弄出一副完整的地圖,那是很艱難的事情。
不過趙泰這地圖只是大方向上沒問題,細節肯定沒那麼容易完善。
畢竟拿後世的地圖套現在的地圖,跟拿前朝的劍斬後世的官是同樣的道理。
即使這樣也讓田豫看得滿眼放光,想法都飄到拿著這地圖去打仗的事情上去了。
“主公準備還真是充足,主公請看此處。”
“常山郡,中山郡,代郡,以一條直線而行,自冀州通邊境之地,往外跨過山脈長城便是異族,據山脈長城而守異族不足為慮。”
“然左邊為雁門郡,那裡常年與異族作戰,破關而入時有發生,自雁門往內可直入代郡,中山。”
“朝廷此舉,名為封賞節制三郡兵事,實為讓主公扼守邊關抵禦外族,雖我中原之民抵禦外族理所應當,但朝廷之用心卻不屬堂皇正道。”
雁門郡一聽就知道那裡有什麼,邊關重地雁門關就在那裡。
但只憑這個還說服不了趙泰,異族?趕著送菜趙泰不介意吃下去,正好可以練兵,收穫異族的物資。
像是看出了趙泰的想法,田豫的話還沒結束。
“幽冀二州平原居多,除城池外少有險地可守,此三郡之地呈一直線,左靠山脈最為安全。”
“但右後皆為平原,放眼望去盡是坦途,若自幽冀二州同時發兵,此三郡危矣,常山一郡雖少,卻進退自如,以兩萬軍即可拒敵於外,主公當不以失而惜,反為喜也。”
道理趙泰懂了,那就是前方門戶大開,要關門需要很多軍隊,外面一排的縣城都得要重兵把守,算起來七八萬的軍隊都打不住。
軍隊少一點也行,但要防止敵人以點破面,在無險可守的情況下,要防住這一點相當難。
就算提前知道敵軍動向,那調兵過去也需要時間,而一調兵敵人再來一個趁虛而入,那就抓瞎了。
地盤不是越大越好,要守得住才行。
田豫看待問題的角度果然不同,至少在他來之前可沒人能想到這麼多,更沒人能跟趙泰說出個所以然來。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