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大軍自號十萬,興兵討伐趙泰,聲勢之大不比在涼州小。
結果剛開始第一天就被反殺,堪稱全軍覆沒。
連主將公孫瓚也力戰而亡。
從戰事失利開始,就有官員以八百里加急文書送往洛陽。
此時的訊息因為資訊落後的原因還沒傳遍天下,但朝廷無疑是除黑山附近郡縣外第一個收到訊息的存在。
一路上換人換馬,星夜兼程加急傳送,跑到累死的人馬都有好幾個。
不過從常山,挨著幽州邊境的地方跑到司隸雒陽,不顧白天黑夜的跑也至少得花費三四天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已經足夠趙泰做很多事情了。
此時的趙莊之中,趙泰正對自己的手下慶功,論功行賞肯定跑不掉。
但變動並不大,除了韓庘因功被任命獨領一軍,成為趙泰手下第三個將軍外,其餘者都根據表現挪位置。
“擢升韓庘,為威烈將軍,賜烈焰甲,寶刀一柄,將令一面,賞千金。”
“屬下謝明公厚賜。”
所謂烈焰甲,就是特製的防暴盔甲,跟周平的黑甲,高艾的淺藍色盔甲一個性質。
寶刀就是那種好看精美的鋼刀,象徵身份而大過實際用途,將令也就是令牌。
正面有一個凸起的姓字,背面是將軍稱號。
要賞賜手下當然不能厚此薄彼。
周平被賦予秉忠將軍,高艾被賦予昭武將軍。
將令跟賞賜各不相同,有錢糧布匹等物。
趙泰身為一個沒有官身的人,憑什麼給屬下封官?
跟他一個起義軍談官職,那不是欺負人嘛。
對外別人還叫他黑山王呢,就是朝廷官員也有人這麼叫他,是不是王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本就不屬於漢朝體系裡的人,相當於漢朝是一個國家,他自己是一個小國家。
起義軍還想讓當前朝廷封官,讓他有自建府衙,任命官員的權力,也得看這朝廷想不想,夠不夠資格。
都是兩路人,不處於一個體系,趙泰想幹什麼誰也管不了他。
自行起義,佔地成為軍閥,跟原先是朝廷臣子造反的性質不一樣。
民間起義跟亂臣賊子,做的事一樣,名聲不一樣。
我都起義自立了,還要你給權利以示正統,那成了什麼?
那不還是承認自己是朝廷一員,所謂起義,造反,不就跟笑話等同。
正不正式,也就差了趙泰稱王稱帝的一個過程而已,跟他給手下封官並不衝突。
他們自己覺得沒問題,那肯定就是沒問題。
眼下廳中不止有各級將領,還有本來想看看炸藥應用於戰場上,是什麼景象的齊周跟夏侯蘭。
可因為沒能及時趕到趙莊,戰場變化太快的原因沒能看到,仗剛打完他們卻是趕了過來。
那眼神裡的怨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諸位,眼下朝廷大軍已破,俘虜降卒兩萬餘,我觀天下烽煙四起,朝廷已無力再遣大軍來伐,諸位覺得下一步我等該如何?”
現在趙泰可以說是兵強馬壯,光軍隊就有四萬多,若是把降卒打散再編練成軍。
哪怕再精挑細選也能再多一萬大軍,總數達到五萬的軍隊,只憑黑山山脈已經容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