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望山”,就是用青銅打造的簡易瞄準器。
弓箭手可沒有這個東西,要想射得準只能靠練。
某種程度上來說,組建弓箭手所需要耗費的物資跟精力,跟造一把火槍的代價差不多。
但要說快速成軍這方面,火槍兵就甩了弓兵十萬八千里。
連弩兵都得往後面排,儘管弩兵的優勢及殺傷距離跟落後一些的火槍差不多。
可持久不行,就只能被火槍淘汰。
萬箭齊發,落石如隕的景象,趙泰在城內都能看到,那城牆上死死用盾牌頂住箭雨計程車卒,讓趙泰對於針發槍的渴望更甚幾分。
他從來沒小看過古人對戰爭器械的使用,或許看起來落後,但卻不能去懷疑其威力。
否定古人的智慧,那就永遠不能正視自身。
“得虧這東漢落寞了,要不然再把床弩也拿來對付我,恐怕就是有炸藥也不會贏得輕鬆。”
看著第三波箭雨落下後,城外就傳來了喊殺聲,趙泰就知道真正的攻城戰開始了。
攻守互易,被箭射的已經換成了公孫瓚一方。
哪怕趙泰手下士卒對弓箭的使用很爛,但對城外密集的軍隊人數而言,要什麼箭術,閉著眼睛來上幾輪齊射,造成的殺傷都會很可觀。
即使大部分箭矢被盾兵擋下,但鑽進空隙裡的箭矢也能殺傷敵人,倒下一個就能減輕守城的壓力,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虧。
公孫瓚在這邊展開了攻勢,另一邊的高艾卻遇到了麻煩。
無論他怎麼引誘挑釁,那一支偏軍都堅守井陘城內不出。
只有那三千精騎在城外駐紮,可以步兵去硬碰騎兵這種事,在沒有優勢的情況下沒人能幹得出來。
情報傳遞快的好處,現在就體現了出來,只要動動嘴就能很快獲知。
那支偏軍擺明了就是要守住後方,哪怕你再怎麼誘導都始終不為所動。
後方穩不穩,決定了前線主力能不能贏,也難怪這支偏軍會那麼謹慎穩重。
“明公,高將軍有信來報。”
還沒等尤闞行禮,趙泰就將情報部記好的信件拿了過去。
“井陘偏軍將領嚴綱,始終扼守要道不出,若要全殲朝廷大軍,屬下有三策可用。”
“一為炸藥強攻,嚴綱所領偏軍必不能敵,然此打草驚蛇之舉,必為公孫瓚所忌,若公孫瓚撤兵敗逃,明公所言全殲之謀恐落空。”
“二為屬下施惑敵之策,此前如何往後亦然,於暗中自屬下處減兵,趕赴趙莊合兵一處,正面破敵。”
“三為先施第一策,滅其偏軍,待蛇驚回報公孫瓚這段時間裡,引爆炸藥讓朝廷大軍斷去數肢,喪其膽魄敗逃,我等借情報信件之便,堵截敗軍可盡殲之。”
什麼三策,高艾說來說去最想做的還是第三策。
就突出資訊戰這個在古代極難實現的戰術。
對於情報系統的應用,高艾竟然已經考慮到了這個程度。
趙泰看了一眼城頭上如絞肉機的戰場,還有那已經搭上了城頭的雲梯。
連猶豫都沒有,他就知道怎麼做了。
喜歡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請大家收藏:()從提ak47到三國種田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