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艾聽明白了。
就是趙泰準備黑白通吃,官身他要,與朝廷正統對立的匪寇他也要。
儘管高艾還有些疑慮,甚至覺得太早了些,但他知道趙泰決定的事情誰也勸不回來。
不過這樣做似乎也沒什麼問題,白有白的好,黑也有黑的好。
一個做事名正言順,一個背上反賊的名頭沒有規則束縛。
“屬下遵命。”
想通的高艾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下來,不就是造反嘛,又不是真的跟趙泰斷絕關係。
他早就在之前“叛逃”上山的時候就有這個覺悟了,如今不過是把事情搞大,沒什麼大不了的。
“明公覺得何時造反合適?”
兩人都沒有避諱過這種事,商量造反也顯得輕飄飄的,跟談論吃沒吃差不多。
“待擴充軍隊,將兩地相接時即可。”
“另外在這段時間裡,可用糧食引流民來投,並且持續擴軍,只要滿足條件,軍隊越多越好。”
造反不是小事,得防著朝廷派兵來平反,不說要跟朝廷大軍分庭抗禮,至少也得自身夠硬,讓朝廷大軍拿他們沒辦法。
“除此之外,在招募士卒成軍前,需得念一遍這份效忠誓詞。”
趙泰拿出一份信件,開頭寫的就是效忠趙泰,之後才是別的內容。
就是他照著後世紅色朝廷的宣言改的。
他已經試驗過,只要念出這份誓詞,真心實意投效就能跟趙泰完成繫結。
即使形式大於實際意義,但只要有一部分完成了實際意義就夠了。
反正是不是真的忠誠,趙泰看一眼對方就知道。
真有本事冒出頭來,相同條件下,繫結者肯定享有無可爭議的優先權。
有了他們的存在,可以免去趙泰的後顧之憂。
貪財好色沒法杜絕,卻能放心的把後背交出去,再怎麼樣也不會有人在背後捅他一刀。
高艾接過那份誓詞,心裡覺得這誓詞的作用不大,但卻會嚴格執行。
有沒有用是一回事,做不做是一回事。
沒過多久,葫峰谷就出現在趙泰眼中。
實際上這山谷也算不上多大,容納兩萬人就是極限。
難得的是葫峰谷易守難攻,谷內有一條小溪潺潺流水。
水道被清理過,也粗略挖出一個蓄水池,可以用,但這水不夠用。
維持在渴不死的程度,關鍵還在於蓄水池,不夠大,會漏水都是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