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明公,屬下等探到那褚燕率軍於前方兩側山谷設伏,其中並未發現弓箭手痕跡。”
趙泰隨行親衛中,身背步話機稟報情況,儘管看起來怪怪的,但這種碾壓的感覺讓趙泰整個人都身心舒暢。
你以為你做得很好,神不知鬼不覺的設伏。
卻不知這一切都在斥候的眼中無所遁形。
特別是在斥候還裝備瞭望遠鏡的情況下,所謂設伏也就是個笑話。
趙泰揮手讓親衛退下,看向一旁正舉著雙筒望遠鏡的高艾。
似乎感受到了趙泰的注視,放下望遠鏡的同時也隨之開口道。
“明公,屬下觀兩側山峰靜謐,飛鳥盤旋而不落,與斥候所探相符。”
“兵法有云,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葉門;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
高艾在那說得頭頭是道,讓趙泰有些無語。
我就看了你一眼,結果你就開始秀了起來,行軍篇都給整出來了。
不過從這裡也能看出,高艾不止學兵書,更是能學以致用。
別管實際如何,至少他也懂兵法,不會亂來。
怕的不是紙上談兵,是怕連紙上談兵都不會。
“乂康既知兵法,當前所遇又該如何破之?”
這就是有意考校了,優勢那麼明顯,敵人一切佈置都形同虛設,要是高艾想的還是帶兵硬衝,趙泰才會覺得高艾腦子有問題。
“明公且觀周遭地形,寒冬數久,無有積雪凝露,時遇北風在前,只需引火焚其枯燥草木,伏兵當盡出之。”
“此為兵法五火之一,曰火人。”
至於用火攻的辦法讓褚燕損失慘重,甚至是全軍覆沒,高艾沒那那麼想過。
第一是風力不夠,只能逼褚燕出來,對他造成的殺傷有限。
第二就是要想達到火攻的最好效果,需要提前準備,天時地利缺一不可,更要兼併出其不意。
火攻兩個字說得輕鬆,實際裡面的道理多著呢。
“若伏兵盡出,又當如何?”
“自是趁敵生亂,領軍衝殺之。”
趙泰點頭表示認可,把指揮權交到了高艾手上,自己則下馬架起了狙擊槍。
打仗亂跟不亂,那是兩個概念。
以趙泰這一千人,對上褚燕自亂陣腳的上萬部眾,贏面將會放大幾倍。
以少勝多不是太過神秘的東西,關鍵還得看怎麼去打。
至於說趙泰架狙擊槍是不講武德?打仗說什麼武德。
難道要讓他縱馬提刀進入戰場衝殺,甚至是鬥將才算講武德?
那很抱歉,他趙泰偷襲,用槍,打死敵人,就不知道武德是什麼東西。
“之前槍法太爛,讓你活到了今天,現在我就不信你還有那麼好運。”
已經奔著圓滿去的槍法,遠遠不是以前的入門級槍法可比。
簡單來說就是,趙泰之前哪怕用瞄準鏡鎖定了敵人,還是固定靶他都沒把握能打中。
大成的槍法就沒有這個問題,只要不出意外,他想打對方的耳朵,就不會打中對方的鼻子。
更秀一點的話,他抬手一槍不用過多瞄準就能讓對手丟掉性命。
趙泰那麼穩重的人,怎麼會幹這種事呢,除非有人跟他對狙還差不多。
褚燕跟趙泰的軍隊都沒有弓箭手,否則要是火攻的話,還是放火箭最為方便。
北風吹拂,高艾也是對斥候有絕對的信心,僅派出五十人就敢去山腳下放火。
褚燕趴伏在山石上,以為那是對方派來探路計程車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