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想了想覺得不妥,又派葉沾衣去京城打探訊息,畢竟朔南離京太遠了,朝廷到底對葉氏什麼態度,還是有個人到近前查探的訊息更為精確。
想到這兒,葉沾衣臨時決定,不如就在這殿上向皇上稟明一下。
“皇上謬讚了,朔南是微臣的故鄉,如今戰火燃到了家門口,葉氏作為當地富賈,絕對沒有袖手旁觀的道理。莫說堯幹這次是在朔南開戰,便是之前遠隔千里的蚩離,我們葉家也傾盡數年積蓄向軍中供餉……這也是我們葉氏對朝廷和將士們的一點心意。”
說完他小心地探看祝澧的神色。
果然祝澧聽了這話,眉頭開始緊緊地皺起來。
“你的意思是,之前與蚩離一戰時,葉氏就已經開始供應軍餉?”
葉沾衣心裡也一驚:皇上果然不知情。
他故作茫然地回道:“皇上……皇上的意思是……對葉氏一族的忠心有所懷疑嗎?”
祝澧連忙擺手:“你方才所說之事,朕確實不知。”
祝澧在殿前焦慮地盤桓了好幾圈,看樣子像是有一肚子的話要問,但是又不知從何問起。
“皇上若有疑問,儘可以問微臣。”
祝澧眼睛一亮:“你說葉氏在蚩離一戰時鼎力相助,可有記載?”
“回皇上,自然是有,不過微臣沒有帶在身上。”
“那在何處?”
“在微臣的老……在微臣住的客棧裡。”
記賬本都在朔州老家,由葉老爺保管,但是這時候他反倒不敢說了,萬一有人為了銷燬證據,再去葉家來個毀屍滅跡如何是好。
權宜之計,只能先向皇上撒謊了。
“那你們葉氏大體向西北軍進獻了多少銀兩,你可知道?”
“嗯,微臣聽家父說起過,兩年來,只是大宗的軍餉,也有三百萬兩之多,還派人到當地購置過糧草和帳篷送往軍營,兩下加起來,至少也有五百萬之數。”
祝澧已經出離憤怒了:“五百萬?”
“眾位愛卿,你們都聽見了嗎?與蚩離鏖戰兩年,只葉氏就進獻了五百萬!”
顯然朝上的大臣們也著實吃了一驚。
“五百萬兩啊,都快能把堯幹買下來了!”
“可是皇上竟然一無所知。”
“你們還記得不,蚩離當年十分強勢,欺負我朝處在頗多興廢的重要時期,要立志滅了我們整個武朝呢。”
“當然記得了,當時軍餉虧銀,皇戚勳貴都捐了大筆的軍餉,我們也出過力,京中的富賈豪紳也竭盡所能,這才湊了兩百萬兩供給軍中。”
“是啊,饒是如此我們的十幾萬大軍過得也是茹毛飲血的日子啊,吃最多的苦,打最苦的仗,若不是殿下用兵如神驍勇善戰,還不知道這仗要打上幾年呢。”
“不可能打幾年,咱們根本打不起……”
當然,討論的最終落節都在:那這些銀兩究竟用在何處了?為何都沒有人上報給朝廷呢?
或者這兩個是因果關係,正因為銀子被貪墨了,自然不會上報給朝廷。
但是現銀就有足足三百萬兩啊,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全部貪墨?
死一百次都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