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將軍頹喪地將手蓋上額頭:“給皇上上摺子,我們盡數撤兵百里,只做城防吧。”
“將軍不要衝動,皇上肯定不會同意撤兵的,說不定見我們吃了敗仗再要求回城,一怒之下全將我們砍了呢。”
李將軍豁然起身:“本來與武朝一戰就是以卵擊石,皇上好大喜功,難道你們心裡也沒數嗎?我們堯幹國小民弱,偏安一隅不被欺負已經要顧念周國友好了,為什麼要挑釁邊境?”
幾個下屬見他出言指責皇上,嚇得全都不敢出聲。
半晌一個膽大的才說道:“可是……皇上肯定也瞭解朔南城防的情況啊,不然也不會貿然發兵,而且之前幾次對陣,我們確實沒有吃虧,還略佔上風。”
李將軍深吸一口氣,盡力不讓自己發脾氣:“略佔上風?那是因為敵方將士被他們朝臣爭鬥拖垮了,現在哪怕重新振奮一點點,就能將我們擊得粉碎,我問問你們,下一仗你們準備怎麼打?”
敵我實力實在是懸殊,其實他們都知道,李將軍說得沒錯,這仗確實沒法打下去了。
“若是為了應付皇上,自然可以打,最多我們的幾萬將士全部戰死沙場,皇上要拿人問罪也無人可拿了……可是……就算我們可以不計生死,幾萬將士們卻白白跟我們送命,這真的是明智之舉嗎?”
都是出生入死的戰友兄弟,自然沒人願意看大家白白送死。
但是如果吃了敗仗馬上就上表給皇上請求撤兵,就太像是貪生怕死了。
皇上就算想撤兵,恐怕也要將幾位主將的腦袋砍了再撤。
否則餘人都紛紛效仿可如何是好?吃了敗仗就原地躺平?輸了戰事就請求撤兵?那以後堯幹還有人會出生入死嗎?
皇上作為當權者,即使同意撤兵,也要殺了他們立威。
“你們放心,我會將此戰的責任全部自己認下,儘量保你們一條命。”
幾名將領全都給他跪了下來:“屬下跟隨將軍許多年,從未生過一絲怕死的念頭,勸將軍不要給皇上請求撤兵,是擔心將軍會被皇上……”
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他們當初知道皇上要挑釁武朝時,不是沒有驚訝過。
武將們忌憚武朝的兵力,所以無人敢應戰。
皇上已經搭好了架子,必須找個人給他解圍,所以他點名了李將軍做主帥。
李將軍當時在朝上就委婉地向皇上陳情了,他跟朝中絕大部分大臣的想法一樣,不主張跟武朝交惡。
雖然他們剛跟蚩離戮戰兩年,國力虛弱國庫虧空,實力大不如前。
但架不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再窮再難,人還是多的是,隨便打打就不會失掉陣地。
而我們白乾一場折損兵將車馬不說,半分便宜也討不到。
奈何皇上聽不進去,一心想拿下朔南三州充盈國庫,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的餿主意,告訴皇上朔南那部分百姓並非武朝中人,他們也對朝廷沒有那麼深的感情。
跟武朝一戰,甚至能得到葉氏的支援,就算冒險,但是能叼到葉氏這塊富可敵國的肥肉,也是值得的。
想必皇上永遠也不會猜到,他心心念唸的肥肉,如今卻成了毒蛇,專門吞噬他們的毒蛇。
你想把葉氏吞併到自己國內,葉氏的嫡子卻來戰場殺你的將士,怎麼還執迷不悟呢?
但是武朝皇帝就想到了,所以才特意將一個戶部的小吏安排來朔南邊境。
看中他的武功是假,看中他是葉氏的嫡子才是真。
……
葉沾衣的大帳內也差不多,三五將士正圍著他議事。
一名副將不禁擔憂說道:“將軍,皇上派下來巡視我們的司隸校尉,就這麼不明不白地死了,我們可如何給皇上交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