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煤、電、石油這些重要能源,才能發展工業,建造工廠。
不說吳三桂,就說李慶吧,他忙乎了數年,仍然沒有建造出鋼鐵廠。
沒有鋼鐵廠,修鐵路的事情也只能一擱再擱。
無奈啊!
以李慶的知識、人力、以及財力,尚且如此艱難,那吳三桂想搞工業,豈不是更難?
等吳三桂生產出槍支,李慶的槍支都不知道換了多少代了。
吳三桂收到槍之後,果然‘老實’了很多,在沒有研製出槍支之前,吳三桂不會異動。
吳應熊收到父親的回信後,暗自鬆了一口氣,‘這顆腦袋,算是保住了。’
只有身在京城,才知道京城的變化有多大,才會知道康熙有多恐怖。
轉眼間,又過去數月。
太監進入乾清宮,走到皇上身邊。
“稟皇上,工匠部來信,電話已經研製出來。”
“終於研製出來了?”
李慶放下奏摺,臉上露出笑容。
“不容易啊!”
隨即,李慶起身,說,“走,隨我去工匠部看看。”
“是!”
“皇上起駕!”
李慶來到工匠部之後,眾人紛紛行大禮。
“拜見皇上!”
“平身!”
“讓朕看看電話!”
“是!”
“皇上,電話在這邊。”
片刻後,李慶來到一間機房,這間機房擺滿了各種零部件,在眾多零部件之中,有幾臺剛剛研製出來的電話。
李慶拿起話筒,問,“通話距離有多遠?”
“大概十公里。”
“才十公里嗎?”
李慶身邊的工匠露出苦笑,說,“皇上,臣已經盡力!”
“這樣吧,先在皇宮鋪上電話線。”
“遵旨!”
說完電話的事情,李慶再次問內燃機的事情,“內燃機,研究的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