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煙城和伊斯特山之間,修建了雙向鐵路,修建了機場,還修建了一個運輸管道。
所謂的運輸管道,就是一個內部真空的地下金屬管,半傳送的方式運輸物資,缺點就是被破壞的話,維修起來略慢,優點就不必說了,那運輸速度,比飛行器快多了,量也是管飽的。
之所以還保留著其他的運輸方式,也是怕管道遭受襲擊。
沿途哪怕有著眾多堡壘守護,堡壘的意義,也不過是迅速投放維修的生化兵器,真的被敵人打進來,想要保護管道的難度太大,破壞永遠都比建設容易。
在伊斯特湖邊,建設兩個堡壘群,楚城依然採用成熟的技術,人造火山能源。
堡壘群的核心,就是軍團沉睡之地。
所謂軍團沉睡之地,是指可以讓軍團兵器沉睡修養的地方。這兩處堡壘群,作為前進基地的話,能儲存數以千萬計的戰鬥單位,還隨時可以從後方獲得補充。
同時這邊也有生產能力,也有相應的後勤能力。
伊斯特山這邊,也開闢出生產基地,生產血肉機械,終結者機器人,加上瘟疫生物,伊斯特山就是一個巨型單兵工廠。
生產之後,送去前進基地,在前進基地需要的時候,啟用這些戰鬥單位,送上戰場。
這樣一個流程確定之後,整個聯盟立刻活躍起來。
所有人都知道,聯盟開始爆兵了,這意味著有新的動作,大家跟著楚城等人幹,也希望有所收穫。而收穫最快的事情,就是獲得戰爭的勝利。
伊斯特山,靠近邊緣處的一個訓練營地。
一支奇怪組合的軍隊,正在進行資料測試。這支軍隊,有三千人形戰鬥單位,其中人類的數量,只有五十個,非人形戰鬥單位的數量,就不太容易計算,空中還飛著不少小型的智慧武器。
人形戰鬥單位,種類也算是豐富。
瘟疫生物這邊,就有魔法領主系列,瘟疫騎士系列,瘟疫術士系列和瘟疫天使系列。
魔法領主系列,就是法師系,是指揮單位,法術可以烙印的型別,能夠承擔多種複雜任務。瘟疫騎士系列,就是攻堅用的兵器,近戰搏殺能力出眾。瘟疫術士系列,就是戰鬥施法者型別,所有技能,都是刻在基因裡的,該什麼等級覺醒什麼,都是有範圍的。
設計的時候,瘟疫術士就設定了方向,術士的作用,就是毀滅敵人,用法術。
所以現在的荊棘王冠任何一個軍團,瘟疫法師都已經不是主要的法術輸出了,全部更替為瘟疫術士。術士的培養更容易,法術威力巨大,適合戰場。
而瘟疫法師,可以載入太多輔助性的法術能力,未必一定要讓法師去直面戰鬥。
不是說瘟疫法師不會戰鬥,只不過瘟疫法師沒必要單獨面對敵人。更別提到達一定等級的瘟疫法師,肯定會有刀劍雙環。
楚城和羅煙設計的裝備,也是有所進化的,他們兩個聯合設計新的武器,威力最盛的就是刀劍雙環,然後又有一種防禦裝備,蛛絲護盾。劍環遠,刀環近,蛛絲護盾貼身防守,高階的瘟疫生物,人手一個,雖然是大批次生產的東西,可是能用燃燒生命的方式,提升其中的威力,對於瘟疫生物來說,是最適合的。
禁魔蛛絲這種生化材料,被研究的十分透徹。
現在瘟疫生物,都能分泌粘液製造這玩意,身上也會攜帶很多成品,直接打造成裝備,比如肋下會有延展出來的滑翔蛛絲薄膜,這玩意能讓瘟疫生物在空中滑翔的極遠。很多地形對於瘟疫生物來說,不再是天塹。
還有用異常輕薄的蛛絲,製造的浮舟,有些是泅渡用的,有些是救生用的,有些是搭建浮橋的。
還有特殊的部隊,把器材充氣之後,能立刻得到一個小型飛艇。
在缺乏瘟疫天使配合的區域,這種小型飛艇,甚至可以攜帶重武器在空中支援。在進入其他空間戰鬥的時候,暫時沒有魔眼,這種東西就相當重要。
沒錯,這種浮空氣球,還能補充臨時的魔網,在空中佈置低空魔眼系統。
荊棘王冠的軍團,就是在生化方向一條道走到黑了,效果也還不錯。
李傲天那邊,就是純粹的機器人,科技感十足。
這次試驗,楚城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高階的機器人。最讓他動心的,就是那看上去奢華無比的原子騎士。
金屬罐頭一樣的人形騎士,下面是機械戰馬,上面的紋路,是高科技生產的能量紋路,看起來是古老的紋章線路,實際上會形成一個機械力場。騎士和戰馬,兩個機器人組成原子騎士,衝擊類的技能,都是戰馬提供的。
一共兩個原子爐當能源,騎士身上一個,戰馬身上一個。
這機器人身上,也有不少生化材料,比如關節緩衝材料,各種生物潤滑劑,機器人身體裡甚至還有培養槽,能自我生產一點日常消耗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