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紙人替身,六個放在盧錫安,四個放在荊棘領。
後方還算是安定,但是前方的話,急需強者坐鎮,只是靠五階的魔法領主,也沒法對抗六階的光明主教。
把紙人替身調走是不行的,兩處港口都很重要,一旦失陷,整個瑪姬公國境內的數十萬瘟疫生物,都成了孤軍。
從荊棘王冠調動高階魔法領主?
實際上,羅零那種到達六階,又有了自我意識的魔法領主,比紙人替身還貴。如果是那樣的話,還不如犧牲紙人替身,冒險和那光明主教一戰。
好在,帝國的各種試驗兵器,也開始送上戰艦,前往瑪姬公國。
用不了多久,就會在瑪姬公國那邊,彙集上百萬的兵力,其中的六階生物,數量不會太少。
這些實驗兵器,要是不經過實戰測試,是沒法知道對上天使會怎樣的。
實驗,實驗,全特麼的是實驗。
西陸的戰爭是實驗,雙方相互試探,那瑪姬公國呢?恐怕光明神殿,也存在試探銀河宇宙軍隊的心思。
之所以沒有發動迅速打擊,是光明神殿,對瘟疫生物相對熟悉,覺得收集不到什麼有用的資料,估計光明神殿,也是在等待銀河宇宙的軍隊,登上大陸,進入瑪姬公國吧?
大家心裡都是著急,蓋亞的法則,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鬆動一下呢?
誰都不敢進入七階,進入了,那就暫時沒的玩了。
楚城聯絡天草滄源,兩個人商量了足足半天的時間,還交換了一些資料。楚城總算是安下心來,繼續按部就班地增兵瑪姬公國。
荊棘王冠那邊,技術突破成功了。
瘟疫荊棘這種型號,幾乎所有底層技術都突破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能量器官穩定,上限增高,成長性變好。更細節的東西,比如骨骼構架完善,自我治療功能完善。
還有就是生物裝甲這一塊,技術突破的最完善。
理論上,楚城的荊棘領,弄到了不少高階巨龍的樣本,龍鱗就是一種生物裝甲,可是龍鱗的強悍防禦,需要巨龍那強大的魔法身軀支撐。相比之下,瘟疫生物不具備這個條件,或者說,只有戰車型別的瘟疫生物,勉強能支撐低階龍鱗的成長。
所以這個方向上,天草滄源投入的相當多,才有了現在的生物裝甲。
新式裝甲,無論對物理防禦還是魔法防禦,效果都接近了龍鱗。而且這些裝甲是活的,只是沒有痛感神經,被損壞了,能夠自我修復。
所有技術的突破,都是相互影響的,如果沒有新式的能源器官,那生物裝甲的強度就會不足。如果骨骼肌肉不夠完善,那外部生長的裝甲,缺乏支撐,效果也不會理想。因為模型可以定型了,基因調整的難度降低下來。
基因編譯完善了,附加的魔抗能力就穩定了。
只不過瘟疫荊棘的出廠時間是一個月,比原來的七天週期整整長了四倍還多。荊棘王冠製造出瘟疫荊棘型之後,就封存在小型遺蹟空間裡,用沉眠的方式儲存,緩慢生長,這種方式的成長速度,又比正常運轉要慢三到五倍。
缺陷不是沒有,就是補充能力略差。
好在瘟疫荊棘算是主力精銳,將來和神國正面作戰的時候才用得上。前期戰爭,或者說地面上的戰爭,荊棘王冠準備的是百式瘟疫生物,也就是賣給四大宗門的型別。
百式瘟疫生物,依然是七天出場,具有陣法功能,戰鬥力強悍。
如果不是荊棘領那邊的工廠無法生產,楚城甚至想要在這次試探之中動用。可是荊棘領那邊的工廠相對簡陋,又拆卸走了高階的機器,現在別說百式,連千式瘟疫生物的生產速度都不足,只能生產一些老式產品。
老式產品生產線沒有拆掉,是因為老式的瘟疫生物,成本足夠低,缺陷就是壽命太短。
但是,對於戰爭來說,生化兵器的壽命短,不是什麼缺點。
只要能降低成本,哪怕只有一年的壽命也不錯,反正上了前線,可能一個月都活不下來呢。
再就是,荊棘領那邊,糧食儲存的數量有點太多了。
因為糧食在神州這邊賣不上價錢,運走的話,還不夠運費的,所以只能就地消耗。那麼多的糧食,乾脆培養瘟疫生物算了。
神羅城現在人手足夠,楚城這十個會議成員,不需要盯著日常,基本上都是修行,休息,操控紙人替身。
瑪姬公國那邊,被神聖帝國打下個城堡,現在擴張得像個要塞一樣。
所以這十個人,乾脆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紙人替身上。紙人替身沒有他們各自強大的裝備,但是能使用他們的技能。如果親自操控的話,戰鬥力還能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