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孩子帶給周煄的政治資本是難以想象的,在周煄看來孩子是他在這個時代的根,可在別人看來,這是純郡王一系後繼有人的標誌,說句不好聽但就是有一天周煄撲街了,他們忠心的下屬也能奉幼主為王。有了後續保障,也讓跟隨周煄的人更加歸心。
對那些老派人士而言,有孩子才是真正成人的標誌,男人有了孩子就有了溫情和羈絆,想事情也更加全面、剛柔並濟。這種觀點不知道是從哪兒得出的,但周煄真的能感覺到孩子出生後一切都順暢了,迷信一些都要說這個孩子生來帶福了。
帝都人士聽聞純郡王有了長子,心中也鬆一口氣,尤其實在宮中傳出太子又病了的訊息之後。繼承人對一個家族、一個王朝是多麼重要,當初太子不就是因為沒有子嗣,差點走上覆滅之路嗎?
今年太上皇的聖壽,周煄送上的禮物就是自家兒子的紅腳印、紅手印,上書“四世同堂”,太上皇當了一輩子皇帝收到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還是第一次收到一張紙的賀禮,不過這張紙太和他的心意,當場大笑著讓重賞,把周煄因孩子年幼、事務繁忙沒有回京賀壽的遺憾都揭過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那紅腳印紅手印就被裱好掛在太極宮正殿,太上皇每天都要看上幾回,還讓周煄快馬專程上報孩子的情況。
周煄接到訊息也只當是曾祖父疼愛孫兒,只是做皇帝的手筆大些。周煄畫了許多工筆畫,把西洋油畫也納進來了,惟妙惟肖的胖兒子,還時不時夾雜著他們一家三口的畫像,看的太上皇喜笑顏開。送的時候太上皇一份,皇帝一份,周煄還抽空畫了副“全家福”。畫中太上皇坐在中間,皇帝和皇后分坐兩側,太子穿著小龍袍被太上皇抱在懷中,後面站著周煄和易雲,兩人共同舉著霄霄,含笑望著前方。
皇帝收到這幅畫的時候,終於能體會到太上皇聽到“四世同堂”時的激動與欣喜,大笑著讓人趕緊把畫重新裝裱,就掛在大明宮,他要天天看。
得到訊息的太上皇太特意跑到大明宮圍觀,他自從退位之後就十分注意維護皇帝權柄,幾乎從來不踏足大明宮。
看著懸掛在起居殿的全家福,太上皇恨恨道:“這個沒良心的小子,怎麼就沒給朕畫一副,沒良心的!”
“父皇,您都收了一匣子的畫了還來眼饞兒子,兒子可就這一幅。”以前就是有小幅畫像也讓太上皇搜刮走了,這幅一拿到皇帝就喜歡到心眼兒裡,趕緊掛上,不讓太上皇再有機會搶走。
“貴精不貴多,這幅最好,不行,我拿三幅給你換,把這幅給我。”太上皇跺腳道。
皇帝哭笑不得道:“父皇,都掛上去了,您要喜歡,讓耀光再畫一幅來。”
“不行,就要這幅。你不是眼饞我私庫裡的《洛神賦圖》和《文苑圖》嗎,給你都給你,把這幅畫換給朕。”太上皇不幹,非要把這幅畫帶走掛在自己寢宮不可。
一個頭發全白、一個頭發花白,跟懵懂幼童似的,為了一幅畫爭得不可開交,也是好笑。
太上皇的動靜多少人關注著,第一次非年非節進了大明宮,眾人翹首以盼,不知會出什麼新政策,結果居然是為了純郡王的一幅畫兒,眾人也是無語。當然,這更證明了純郡王的恩寵,現在有了兒子更進一步,誰不知道太上皇每天固定活動就是看孫子、看曾孫子。太子有時生病不能在太上皇膝下承歡,太上皇一腔熱情就都傾倒在據說“裝得像小牛犢子”“腿上有勁兒,把奶孃的眼眶都踢青了”的曾孫身上。未曾蒙面,太上皇、皇帝給周昌的賞賜已經堆了幾大間屋子。
臥病在床的皇后想著又一次病倒的兒子,憤憤不平問心腹道:“陛下不來看寶兒嗎?”
“娘娘,陛下政務繁忙,等會兒……”
皇后砸了藥碗道:“什麼政務繁忙,打量我不知道是在說他的兒子呢!隔房的孫子他那麼上心,怎麼不管管自己的兒子,就是嫌棄我的寶兒體弱多病唄,上皇也是老糊塗……”
“娘娘!”心腹嬤嬤噗通跪在地上,這話皇后敢說她們不敢聽。
皇后也知道這話說的誅心,擺手示意起來,假裝自己什麼都沒說。
嬤嬤這些日子經歷得多了,不以為意,揮手讓大宮女再送上一碗藥來,親自遞到皇后手中,道:“娘娘,什麼都是虛的,身子骨才是實的,太子殿下還指望著您呢。純郡王世子再得陛下歡心,那也是隔房的孫子,您要穩得住啊。”
“是啊,本宮不能倒,本宮還有寶兒。”皇后接過金碗,一口乾了漆黑的苦藥汁。
嬤嬤接過藥碗,遞上一顆蜜餞,皇后搖頭道:“太醫說吃了蜜餞影響藥效,本宮不吃。”
“那娘娘漱漱口吧,藥太苦了。”嬤嬤示意端上茶盞、漱口的盆盂。
“本宮不苦,有太子就不苦。”皇后揮手讓人退下,眼角有淚光閃過。
嬤嬤從太子妃嫁入東宮就一路陪伴著他,陪皇后經歷了太多事情。嬤嬤心想,現在這日子還不如當初沒有子嗣的時候呢,那時候太子妃和太子殿下多麼快活,剖心相待。不像現在,皇后娘娘身子跨了,
喜歡穿書之離題萬里請大家收藏:()穿書之離題萬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