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師很重視他們這些待在二樓的顧客,介紹摩托車的時候不斷抬頭往上看,聽價格的時候也很注意他們這邊。
報價時候,開始是下面有人喊價,隨後價格提高,更多參與報價的就是上面這些人了。
最終摩托車以一千八百塊價格成交,得到摩托車的是二樓一個青年。
第二件拍品是一套手工傢俱,全套的椅子、桌子和茶幾、櫥櫃。
這套傢俱是用橡木雕刻而成,比較有價值,起拍價同樣是一千二百塊,但很快價格翻倍到了兩千四百塊。
拍賣師介紹了,這傢俱來自印第安人部落,不屬於舊貨,是剛剛打造而成,完全是一件新品。
這就是弗耶拍賣行比赫斯曼有優勢的一點,他們隔著印第安人部落很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有意思的手工藝品,美國人很喜歡這種人工打造出來的東西。
傢俱最終成交價是三千五百塊,比起拍價長了差不多兩倍。
製作傢俱的印第安人也在這裡,他對價格很滿意,告訴競拍成功的中年黑人,說會送他一些配套的小工具,都是製作傢俱時候用邊角料製造的。
一連好幾件拍品拿了出來,沒有一件流拍,全部成交。
但李杜沒有出手,旁邊的福克斯在注意著他,中途問道:“這些東西你都看不上,是吧?”
李杜說道:“不,我看的上,但對我沒什麼用處。”
福克斯聳聳肩道:“當然,你是開豪車住豪宅隨手能扔出幾百萬的人,如果我像你一樣身價幾千萬,那我也看不上。”
李杜聽出他話裡有話,就不再搭理他。
福克斯吃了個軟釘子,只能悻悻回頭。
接下來,在幕布拉開之前,一首音樂響了起來。
音樂聲音很清澈、很動聽,也很出名,這是電影《畢業生》的插曲,李杜在國內時候就聽過不知道多少次。
隨著音樂聲,幕布緩緩拉開,一個金黃色大喇叭出現在他們面前,喇叭下面是旋轉臺和棕紅色的漂亮木箱,隨著旋轉臺運轉,歌聲從喇叭裡傳了出來。
“留聲機!”李杜下意識地說道,然後放出小飛蟲飛了過去。
在20世紀上半頁,留聲機儼然是西方上流社會的一種文化象徵,襯托出主人的高雅品味。
這從反應那些年代的電影電視劇就能看出來,別說美國,中國當時也流行這東西,介紹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影視劇作品中,必然有留聲機。
拍賣師高亢的聲音響起:“下面要介紹的是一臺會說話的老機器,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的力作,想必大家對它足夠瞭解我不必多說。來吧,大家開始盡請出價吧,起拍價兩千塊……”
近年來,複古家居裝飾的流行,古典留聲機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歡迎,不論美式設計或是歐式家居,都喜愛用古典留聲機來搭配來提升格調。
因此,拍賣師報價之後,雖然這價格很高,可依然有人出價。
李杜問漢斯:“這臺留聲機,是傳統的留聲機,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