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後的雜志不同,創刊號裡面沒有一張照片,全是文字和資料,印刷簡單,但分析嚴謹。
《美國國家地理》創刊後足足有十多年,所出産的雜志都沒有影象,因為在當時的學術界,照片意味著膚淺。
直到1905年,當時的雜志總裁格羅夫納冒著被辭退的危險,在當期《國家地理》裡插入了11張俄羅斯探險家在西藏拉薩拍攝的照片。
在和創刊號雜志同一個箱子裡,李杜找到了這一本雜志,上面的拉薩城市照片是黑白的。
瀏覽著這些雜志,李杜深吸了口氣。
他收回小飛蟲,然後凝視著這個倉庫,內心有些激動。
說實話,他想得到這些雜志,它們太珍貴了,不過這不是想得到它們的原因,如果他能得到這些書,他不會賣掉。
《美國國家地理》與其說是一本雜志,不如說是一本百科全書,全套的雜志彙聚了近一百多年來全球最優秀冒險者、科學家和攝影師的心血。
這套雜志不是簡單的介紹風景、介紹風俗,還連線了普通人和地球萬物、深海高峰、宇宙星辰,對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人來說,這套雜志就是神書!
特別是裡面的創刊號,1888年10月只印刷了兩百本,並沒有出售,而是所有創始人員簽上名字後,鄭重的郵寄給了當時支援著他們事業的那些人。
一百二十多年過去了,這本創刊號已經變得極其罕見,李杜上網檢視的時候,只有華盛頓《宇宙俱樂部》的總部還儲存有兩本。
另外網上曾經出現過一本,在ebay上進行拍賣,成交價是四十萬美元。
最終這本書被發現不是原版,而是後來的翻版。
即使如此,這本書最終還是賣出了五萬塊的高價,創刊號的翻版也很罕見。
李杜不知道這些雜志屬於誰,但可以判斷,它的主人並不重視它。
這些箱子被隨意堆放在倉庫裡,箱子表面落滿灰土,有些箱子還被蟲蛀鼠咬、受潮受壓,雜志已經出現破損。
他思考了一下,猜測倉庫主人應該並不知道裡面的雜志價值,或許他有辦法將裡面東西都買到手。
看著他站在那裡不動,漢斯問道:“你怎麼了?犯病啦?”
李杜回神,然後對他豎起中指:“伐柯有,你才犯病了,走,繼續找那混蛋,他肯定就在這幾間房子裡。”
阿嗷在街道上溜達著,然後經過一個小花園的時候抽了抽鼻子,忽然興奮的嗷嗷叫了起來。
李杜放出小飛蟲進花園所屬的屋子,裡面空蕩蕩的一人沒有,不過等到小飛蟲飛出來的時候,他在花園的狗窩裡看到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