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帶上夢想,一起滾蛋》!
這是清華大學2012年的畢業微電影,相比起15分鐘更像宣傳片的微電影,這部作品,有許多深刻且令人發醒的社會問題:父母對考公的偏愛,就業選擇上的差異、畢婚族和畢分族、應聘困難……雖然難免帶著一些理想主義的色彩,但對於大學生來說,為什麼不可以有理想?
“這部微電影的優勢,在於它有一條完整的故事鏈,有血有肉的劇情……”我對這部微電影佩服之極,“微電影最怕講大道理,那能拍得好看,但沒人看!”
“……”
那幾個學生不能理解。
他們圍繞著,坐在草叢之上。一個女生,用手揪出一根柔軟堅韌的草,拿在臉邊玩。
“拍吧,出成果就能看到。”我態度篤定。
那幾個男生起鬨,吹著口哨,用腳把草坪跺得發出了沉悶的聲響:“講講唄!”
“因為誰都重視道理,可誰也不想聽道理!”這是影視劇最大的特色。“觀眾也不想聽大道理。”我解釋道,“可微電影與搞笑短片有一點區別,那就是它的內涵。它比搞笑短片有深度,必然逃離不了思想層面的東西,所以,如果去除內涵,搞不好,就和搞笑短片沒差異了;而如果,內涵又加得太多了,又很容易變成講大道理的宣傳片。”
同學們聽了我的話,臉上露出似懂非懂的神情。
他們聽到我的話,個個抬起頭來。大多數人原先坐在草坪上,黑色的影子就落在他們身旁。有幾個女生打著傘,依偎在一起。他們穿著各色各樣的衣服,紅的、藍的、黑的、紫的、白的,就像是一朵朵花兒,祖國的花朵,大致就是如此。
我一時愕然,有種奇怪的感受在我的心頭,讓我說不出來。
我望著這群學生,他們各色不同。
有為獎學金拼命努力的。
有希望畢業後考研的。
希望賺大錢的。
想找個合適伴侶的。
想要生個無比可愛孩子的。
不同的人,構成不同的人生。
“如果僅僅對他們講大道理,那太可惜了!”我心想。“這不是講道理,就能展現的人生。影視作品不是教科書,人文,也是它的特色。”由此想著,覺得這群學生可愛多了。
我對他們和顏悅色道:“說再多也沒用,等會有個學姐輔助我們拍攝,你們先醞釀下劇本的情感吧!”
這些學生全慌張起來。就連相依而靠的情侶,也不再你情我愛、鶯鶯燕燕,他們惱怒地互相對視一眼。
不知道他們能牽手多久。這世界絕不缺少畢業就分手的人,也飽含互相攜持、走到最後的伴侶。
“大道理的電影會專注某個現象,可各色各樣,才是芸芸眾生。”我心想。
聽到有學姐來,年輕人一下子站起來了,他們很慌亂。
今天陽光很好,幾人將褲腳摞到小腿之上,手自然地下垂,有的搭在了膝蓋上,還有的女生捏著衣角,在玩弄著開了線的線頭。當江小藝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時,他們齊刷刷望過去,臉上掛著笑。可侷促的神情,難以掩蓋。
他們今後要理解一個事實。
演藝圈的工作,就是和不同的陌生人合作。今天到個劇組,認識新的導演和編劇,半年後離別,再換一家……也許下一次再見面,就是二十年後了。這種工作特性,是許多其他職業沒有的,是演藝圈獨特的。
“喲!我來幫忙了!”江小藝蹦蹦跳跳。
江小藝是幾年前去國外時陪同李為迎的學生。她現在已經畢業。當初另兩個學長,劉清延現在在某家網際網路公司任職,當遊戲畫面導演;焦棟出國了,在歐洲某家藝術學院繼續深造。唯一留下來繼續從事這行的,只有江小藝。
不過混得不怎麼好就是。
她歡歡快快跳過來,和我擊了一下掌,然而轉頭看那群學生。她是個看上去有點呆,可有一顆溫和炙熱的心的女孩。
出乎意料,還很堅定。
“她聽說我們要拍攝,過來幫忙。”我把江小藝介紹給眾學生。
“那也沒什麼,總之,我很閒!”江小藝活潑可愛地說。
一時間學生鬧哄哄的。
江小藝也問我最近忙什麼,其實我倒不怎麼忙,忙碌的是老王。他最近陷入一場官司中,也歸他運氣背,之前,他搞了個文化捐款的活動。
結果有人截了他的款項,給宗族建設搞香火,引著了房子,死了六口人。他說:“窮困慈善就該搞教育,錢就該往學校匯,下次再讓人有機會轉去另作他用,我特麼就是個傻子!”
說著,就要把剩下的款項要過來,捐給小學。
別人本來挺理虧的,一聽錢不從他這裡走了,就不樂意了。不指責燒死了人,反而說,不尊重各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