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擁有很正直的是非觀念,不願意為利益放棄公正,對他而言是很尋常的事。
老王望著月亮,慷慨豪邁地做著演講。“……既然已經開了口子,那我就再說下去了。畢竟是商業研究嘛,我們的研究一定是以‘有用’與‘能推廣’最為首要的,那些純理論的,世界上有沒有黑洞,宇宙什麼時候大爆炸之類的,多想也沒益,不在我們的考慮範圍內……當然啦,國內眼前,純理論研究要比實用性吃香得多,但我們搞商業的,總不能這樣嘛——一定是以實業型,能推廣,作為最主要的衡量標準……可是,我們商業研究,資金審批速度,要比研究所快得多。”
王明後一句話既出,旁邊那幾個研究所的工作人員臉上露出尷尬的神情。“各行有各行的特色。”戴曦則打圓場。
戴曦是中間人。
他並無太多雜念。
能幫到學弟,就是好事。他並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他清晰地知曉,人生並不圓滿,只能撿要緊的去做。
那幾個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連忙上前,向顏思良說了許多好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覺得你更適合搞研究點!”
“我們所裡待遇也不壞!至少事端少,不需要計較人情往來,只需要完成實驗專案……”
“做研究,是報效國家!”
“我們工作穩定,不容易失業!”
“待遇也不錯哦,員工都很好相處……”
……
研究所的眾位都在努力說服顏思良,這是他們被安排下的任務,總要按照規矩老老實實地完成。
就像做實驗一般。
將實驗樣品分類,進行資料統計。
能不能得到結果,那另當別提了。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好的品質,國家需要這樣的人,千百萬人也為此受益,但是這種處理方法,也必然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場景。
王明後還在說著自己的看法,他與研究所的眾位提到的優點自然不同。收入高!那幾個工作人員朝顏思良露出又羨又妒的神色,不過也沒說什麼。搞研究的人員,本來工資就不高,但勝在穩定。可雖然對陳詞濫調堅持己見,但難免會陷入圍城般的情緒,在圍城內的羨慕圍城外的,高薪、自由給他們假想的幸福感,但真踏入商業領域,他們未必能夠承受住商業變換的風險。
顏思良的內心還是偏向研究所。
他還在猶豫著,沒有表達出自己的觀念。
他知道他的個性,也有著對知識的崇拜與尊敬。這種人搞研究,自然要比混到一家商業工作搞設計好上許多。這跟金錢不金錢是兩回事!像他這種沒走上社會的,全心全意熱愛科研的學生,熱情與敬意遠比黃白之物來得重要。我瞅了兩眼,雖然看不上網遊設計,但忍不住出話了。
“如果研究所招了顏思良,吳寒巖找上你們的麻煩,那麼貴所有什麼措施?”我慢條斯理地問。
研究所的人稍顯一愣。
他們面色訕訕的。
顏思良的面色也陰鬱了。
老王見到,連忙插嘴:“來我們這啊!”他面色激動:“不就是一個吳寒巖,我們不怕他!來吧,來吧,到我們這,保管你不會吃虧!”
“我們也會自始至終支援我們的員工的!”研究所工作人員也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