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神情淡定:“你痛恨你爸對你的桎梏,但說白了,這圈子裡,沒背景的,都混不下去!”
別看營銷團隊打得多容易。
新聞也正能量滿滿。
多少人為《萬萬沒想到》的“今天的你對我愛搭不理,明天的我讓你高攀不起”所打動,這話這邏輯這臺詞,都符合老百姓樸素的願望和情感。
所以很具有感染力。
——這句話,也不能說完全有錯,但在影視圈,或者說,搞藝術的、搞娛樂的,這招是說不通的。
在很多圈子裡,有著一種壟斷,有的是官僚的壟斷,有的是資本的壟斷。這玩意從出品到導演、演員、編劇和作曲,都有牽扯,就像我和老王這種身輕言微的,就找不到各大文工團話劇團的演員,偶爾背後有經紀公司願意談的,那開出的價碼,不是俺們能夠承擔得起。
這些名演員友情出價,屈尊降貴,那也不是沒有,只不過不對著我們,而是對著圈裡下海跳槽的名導、名編劇、名製片。
所以網友們為某個人物的成功而雀躍全然沒有道理。
我們找葉阡合作,的確是他真實有水平。
他有水平,那些大師也真有水平。
只不過我們請不起大師,找他兒子,也多多少少能獲得幫襯。葉阡苦心造詣為我們服務,參與這部劇的作曲,葉老也會為他做宣傳。這部劇從劇的質量上,後臺平臺,發行製造上,我已經盡力了,後面的就不是我能操控得了的。
“炸!”我面無表情地打出牌,甩空手中所有的手牌。
王明後盯了一眼,又掃了一眼自己的牌,一把甩下:“靠!你不是不會嗎?”
“我運氣好!”
我將所有的牌統攏在一起。
一週後,《萬萬沒想到》開播了。
我們再次佔用了葉阡的辦公室,不單單是為分享喜悅,主要是無其他免費地方可去。葉阡拿我們毫無辦法,嘮叨幾句,就摔門回家了。王明後靠著門板,興致勃勃將評論念給我聽:“笑中帶淚,屌絲的《聖經》,一個小人物王大錘引發的現象級轟動!”
“萬萬沒想到,出乎意料的故事,意料之外的人物,一定不可錯過!”
“良心之作!一個小人物的興衰喜樂史——”
“——扯淡!”我說。
“你這人怎麼那麼難伺候呢?”王明後怒道,“別人誇你,還這副態度!像你這樣的人,太難伺候了!”
“現在網際網路有真話?”我反問。
“……”
“隔個三五年再來看評論吧!”我說,“我承認《萬萬》是部好作品,但現在網際網路這風氣,有多少是營銷團隊?有多少是平臺請的水軍,咱們都不清楚……有真情實感的,會被帶錯節奏;有指摘過錯的,也會被人指責——影視人應當從評論中汲取營養,但應該是真實的評論。現在的大環境,誰也不懷期待,不過是意氣用事,憤怒的人發洩憤怒,狂喜的人發洩狂喜,大叔們扣著腳丫發‘嚶嚶嚶’,女孩笑得樂呵呵的,發一句‘爺哭了’!”
我承認我對影視劇呈悲觀態度。
從來沒有人教過我,也沒有人預先提醒過我。他們大多是侃侃而談,胡思亂想,有些觀點紕漏百出——但有一個觀點是對的,這個行業不是什麼人都該入內。
如果我早一點知道這點,我大概不會去鑽研學習。
這不是聳人聽聞,想想賽爾喬?萊昂內,也想想《黑金》與《新宿故事》,當然啦,大多數影視劇愛好者,更傾向樂意認識卡梅隆和斯皮爾伯格,最多瞭解點希區柯克與昆汀。可影視劇不比科學界的研究成果,有些東西,盡心而已,然後聽天由命。
王明後見我如此,也小聲嘀咕幾句,他見我懶得聽他吹牛,葉阡也出門去了,他一時找不到人炫耀,也悶悶不樂。
“行吧!”他喃喃自語,“回去吧!”
他的語氣中不乏惱火,但還是勉強順從了。我們收拾東西,準備妥當,朝門口走去。剛一出門,門口圍著七八個小女孩,手持手機和本子站在門口,滿臉期待。葉阡在旁邊大笑,時不時神經質地抽搐一下。“靠,什麼情況?”老王問。
“我在朋友圈發了通知。”葉阡說。
“什麼通知?”老王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我說,製作《萬萬沒想到》的團隊在我工作室。”葉阡看上去很輕鬆。
他看上去輕鬆,笑得詭異。
王明後瞬間明白了,狂叫一聲,有點癲狂。“快走!”他衝我嚷嚷,然後從人群中擠出去,那些女孩被撞得東倒西歪,可仍然不願離開,她們是聞訊而來的粉絲,似乎很愛看這種讓人尷尬的場景,一個個向前湧去,嘴裡發出癲狂的尖叫聲。
喜歡娛樂圈幕後大神請大家收藏:()娛樂圈幕後大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