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餘等不了五百年, 他著急將彌逸執念解決,因此正道這邊火燒得差不多, 三人便一路風馳電掣離開正道,朝魔道那邊趕去。
等祝餘等人趕到魔道之際,魔道這邊已經收到厲秦為聞沙所殺, 且聞沙是魔道奸細,與正修大能相鬥後誅斃的訊息。祝餘三人聽完時頗有些訝異, 他們最多推出正道認為一切是魔道搗的鬼,而不會真正對付聞沙。畢竟聞沙到底是渡劫大能, 這般簡單的栽贓嫁禍之計,聞沙自有法子脫身。祝餘他們的目的只是離間正道修士, 讓他們變得疑神疑鬼。畢竟, “魔道”這邊有善於變幻的修士在,誰知他們所遇,是真人還是魔道奸細?
誰知, 效果竟這麼好,聞沙直接被正道修士給誅了。這般寧可殺錯不過放過的冷酷,那些正修倒也不愧修行多年殺伐果斷。
正道那邊, 一下子損失了兩個渡劫, 魔道這邊只要沒忽然集體變傻, 便會知道什麼叫做兵貴神速, 什麼叫做趁火打劫。
況且,祝餘故意說備周意怠之類的話,不管他是真聞沙還是假聞沙, 是不是故意如此說,正道為了不讓人心浮動,都會提前發動這一場戰爭。而這一情況而魔道所知,魔道自然也不會再等。
於是祝餘又出了個損招,讓韓離繼續模仿聞沙,與白風協和殺魔修合體大乘修士,而他則在城內放出“韓離炸死,是為了麻痺魔道修士,待魔道修士大喜,準備開會調兵遣將之際,他們正道的修士已經攻打過來了”的訊息。
魔道這邊果見有修士死於聞沙的新規則手下,又有正道那邊的暗子傳來訊息,正道那邊正召集修士,準備開戰,魔道這邊也不再扯皮,利索的派出門下弟子去正魔交界之處,準備攻打正道地盤。
正所謂“先處戰地而待敵者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用兵者,致人不致於人”,修士雖然不讀兵書,但世上道理是相通的,以逸待勞他們都懂。
見正魔兩道妥了,只待雙方拼火,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發出和平旗號,聚攏小勢力。
三十六計有雲:動蕩之際,數力沖撞,弱者依違無主;敵蔽而不察,我隨而取之。
這話說,世道動蕩,戰爭打響之際,弱勢力像牆頭草一樣左右搖擺,受各方勢力的威脅,像這樣的牆頭草,我就將他們爭取過來。這正是之前祝餘他們打的注意,將那些愛好和平不願戰鬥不願參與戰爭的修士爭取過來,這股小勢力凝成股,也能成為一股不弱的實力。
祝餘不需要他們做什麼,只要將他們爭取過來,不幫助正魔兩方便算成功。畢竟,戰爭需要什麼?修士!
起初正魔兩道的修士還能憑著一腔熱血而為正道魔道)拋頭顱灑熱血,可是看著身邊親友一個個死去,再堅強的修士也會心生倦怠之意。正道大宗門內的精英弟子不會背棄宗門,可是那些對宗門歸屬感不深的外門弟子呢?那些正魔皆無所謂的小宗門弟子以及散修呢?
等這股小勢力彙成大勢力,可與正魔兩邊修士抗衡之後,便可進行第三步。
有正魔)道中小宗門受到正魔)道的徵召,他們有心不參與,又怕受到正魔)道大宗門的譴責,為了避免得罪正魔)道大宗門,他們心滴血般將門下優秀弟子送入戰場,而且,戰爭打響之際,第一波修士都是這些中小宗門,大宗門精英弟子很少,這般情況更是讓他們恨得牙癢癢卻無可奈何,誰讓他們得罪不起大宗門呢。
可是大宗門心疼他們的弟子,他們就不心疼他們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弟子麼,他們還想靠著這些弟子發展宗門呢,結果大宗門一個徵集令,就將他們宗門的未來徵走了,成為第一線炮灰,他們豈能不恨?
此時祝餘他們接觸這些中小宗門,說以自身無害,只是和平愛好者,不參與戰爭,不會插手他們宗門內部事務,不會將他們宗門合併,只是形成聯盟,為反戰爭保和平作出一份努力。
這很輕易的就能使他們答應,畢竟這對他們完全無害反倒十分有利,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麼選。
靠著這個計謀,他們的勢力很快就壯大了,這些和平勢力並不用做什麼,只是不讓修士參戰。他們一個宗門實力不強,但幾十個宗門修士聚集在一塊,與正魔兩道那些大宗門抗衡完全沒問題。
到此之際,祝餘便朝他們痛心疾首道,“每年都有無辜修士橫屍遍野,而那正魔兩道依舊在相鬥,簡直太不像話了。為了自己的私慾,為了一己之氣,就置其他修士於不顧,就將坤元大世界弄得烏七八糟,簡直罪大莫及。諸位,你們都是渡劫大修,是坤元大世界首屈一指的大能者,勸說那些大宗門為了修真界和平而休戰的重任只有你們能擔任了,也只能交給你們了。諸位,願不願意為了修真界和平獻一份力?”
祝餘這話一出,幾個渡劫大修都連連點頭。十幾年苦苦相鬥,修真界風氣較之以往確實亂七八糟了許多,連靈氣也變得汙濁了,他們這些老不死卻是該出點力了。
況且,當初若非祝餘拉他們一把,他們豈能如此時這般舒心?這是祝餘對他們提出的第一個要求,還是為修真界好的要求,他們完全沒有理由拒絕。
“希望你們能夠凱旋,讓那些大修士以坤元大世界為重。”祝餘充滿信任的望著他們,這些大修皆覺得自己身上背負著重任,對此次勸說勢在必得。
等那六名渡劫到達正魔兩方之後,祝餘白風與韓離先攜手狙殺正道渡劫,之後又回到魔道,待談判到了白熾化之際,又誅殺魔道大能——三人經過這十幾年的偷襲磨礪以及戰鬥,已經能夠藉助規則無聲無息聯手誅殺渡劫了。
他們使用的計策依舊是反間計,將殺人的鍋栽贓嫁禍到說服的和平修士之上。
待正魔)道誤會他們殺人,不是誠心勸和而是來刺探軍情後,自然會與這些和平使者産生沖突。而這些和平使者自然不接受汙衊,只會連連自證,待渡劫之間辨嘴扯皮之際,祝餘讓那七個兄弟以及他們座下的那些弟子將“仙門已斷,這場戰爭是那些大宗門為了爭奪修煉資源,故意耗損其他宗門與散盟修士的力量,以達到一家獨大的目的”的謠言四處播散,讓那些被大宗門“矇蔽”的其他勢力知曉“真相”。
那七人在這七年完全對祝餘三人心服口服,不敢升起叛變心思,這是能將坤元大世界的大宗門大勢力玩弄於手掌之中的強人,他們惹不起。
況且,跟在三人身後,他們多多少少對規則有所領悟,雖然不至於像他們三人那般玩得很溜,但至少入了門,實力增強不止一點半點,因此他們歸順得心服口服。
當知曉這些訊息時,和平大能與那些參與正魔大戰卻非那幾個大宗門的大能修士都快瘋了,竟然是這麼個目的?竟然是這麼個目的!
那幾個大宗門,其心思之深沉,目的之毒辣,當真可恥當誅!
依舊是他們初來的那篇碧雲天黃花地,依舊是渡劫修士在上方打鬥,底下依舊是戰鬥的中低階修士。
祝餘白風韓離如他們當初來時一般站在中低階修士之中,頭頂著渡劫大修,然而他們卻不像第一天那般,被渡劫大能的殘威招式直接給秒殺了。
天上渡劫修士十幾個正道,十幾個魔道,還有六個和平中立修士,以及不少反叛的渡劫大修戰成一團。
這流言中正魔)道渡劫大修不佔理,因此感覺受欺騙的的修士憤怒得壓著正魔兩道領頭宗門中的修士打得特別狠辣。
祝餘招來那七人,讓他們在他箭出之際,也一併凝規則成箭,與他的箭目的一致。
七人以往常受這般訓練,因此祝餘一開口,他們便知了,朝祝餘點頭後,四處散開,尋個隱蔽之地躲避潛伏。
祝餘盯上的並不是那些渡劫,而是那些即將步入渡劫可力扛渡劫的大宗門弟子。
他凝空間規則成箭,朝其中一人射去。箭出之際,鳴聲凜然,同一時間,分散在四處的七人也一同凝規則成箭,跟著那箭所出方向而一同射去。
那人將刀一橫,刀光閃爍,在亂箭之中橫劈而過,一刀斬碎箭身,不妨一箭隱秘,無聲無息又來,直接穿過他的胸膛,折隕於規則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