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千葉的善良,袁叢站在高高在上的立場上當然可以笑話她愚笨,但站在受惠者的立場上,他的良心還是讓他感謝千葉的不及前嫌。
術法的出現讓袁叢明白池國的態度需要改變了,魔族會是池國遲早要面對的敵人,池國需要拿出實實在在應對的方法來,否則等待池國的將是毀滅。
現在最有可能拿出這個方法來的人是千葉。千葉心地善良對池國來說是個好兆頭。
但麻煩的是池國不會那麼容易接受術法這樣東西,而善意本身是難以被證明,這可能導致多數人難以接受千葉的存在,然後在被有心人利用重蹈巫族的覆轍。
作為一個活了幾十年的老人家,袁叢很清楚一個人的好壞是在他人的眼裡被評判的。而在這樣一個世道,最容易影響人們判斷的是出身。
多數人瞭解別人時第一個注意到的便是出身,其次才是性格。
就像葛少秋,葛家把單雲的事壓了下來,對外傳言都是她難產死了,絕口不提她和巫族的關係。
浙師大池國人提起葛少秋想到的便是葛家。葛家是個世代英烈的宗族,葛少秋的父親亦是聲名顯著,這讓世人對葛少秋的第一印象也都是少年英豪,後來葛少秋性格和實力也確實不負眾望,更加重了眾人這樣的想法。
可千葉是什麼出身呢?葛少秋沒有隱瞞千葉來自苜族的事,僅這一點就是她最大的瑕疵,若她但凡有一點出格之舉,三人成虎給她打上“非我族類”的烙印是太容易的事。
“將軍我還有一件事要同您說。”千葉突然開口打斷了袁叢的思考。
“何事?”
“我聽說申屠寅是帶著部落聯盟和苜族聯合,我記得襄國的情況不是很好,如果他們一起攻打襄國會不會對池國有影響?”千葉問道。
“短期內不會,長期可就不好說了。怎麼,擔心池國對付苜族?”袁叢方才正想到千葉的出身問起,這便試探著問道。
“沒有,如果只是要殺裘白可以帶上我。”
見千葉這般乾淨利落的態度,袁叢猜測千葉在苜族過的並不好。這也許是好事,至少可以說明千葉對苜族沒有太大的依戀,袁叢這麼想著,於是問道:“那……若是讓你忠於池國,從此不再有二心你可願意?”
“呃……”千葉沒想到袁叢突然問這一出,突然卡殼了。
袁叢見千葉愣在那裡,便又換了一個說法:“如果我讓你救池國人你可願意呢?”
“只是救人,只要能救的了,不論那人來自哪裡我都會救的。”千葉回道。
袁叢聞言嚴肅了臉色道:“你為何不願忠於池國,是有反心嗎?”
從聽見袁叢問千葉忠誠開始,葛少秋就覺得不妙,這會兒聽到千葉的回答更是坐實了他的想法。
當時嚴濤走前也曾告訴葛少秋,讓他小心千葉起異心,理由便是因為千葉來自苜族。但葛少秋對此事並沒太放在心上。
在他看來千葉從苜族一個人流離到池國,對池國沒有歸屬感是很正常的事。退一步來說,千葉人心又不壞定不會做出太大的惡事來,且她年紀也還小,忠心和歸屬感還可以培養。
他是萬萬沒想到,對於千葉是否忠誠的質問能來的這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