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兩人的猜測,江安笑著搖了搖頭。
“加盟肯定不會加盟的。”
“我搞直營,加盟只能割一波韭菜,沒啥意思。”
“直營?”
“能賺錢麼?”
王撕蔥詫異地看著江安。
“現在這市場差不多都飽和了吧?”
江安端起酒杯喝了口酒,才繼續道:
“談不上飽和。”
“上千億的市場規模呢,這會兒才哪兒到哪兒?”
“真做起來,不說比肩星巴克,但做國內的星巴克還是沒問題的。”
聽江安說起星巴克,王撕蔥恍然道:
“你準備走高階精品路線?”
江安點點頭。
“是的。”
“這會兒市場上雖然已經有不少高階精品奶茶品牌了,但大都還沒有成規模。”
“沒有出現那種開到全國各地去的品牌。”
“如果拿下了這一塊兒市場,搞個幾百億市值還是沒問題的。”
比如喜茶...
上輩子的喜茶几乎就是按照這個模式走出來的。
互利網營銷,然後講故事融資,瘋狂開分店,再融資,再開分店......
就這樣一步一步地開滿了全國各地的一二線城市。
要說這玩意兒有多好喝,那真不至於。
奶茶,或者說新式茶飲這種東西,口味幾乎沒太大區別。
就算做出花兒來了,也就那樣。
影響消費者選擇的更多還是品牌形象、知名度、網紅推薦等等“盤外招”。
只要不是真的質量問題,基本沒啥大差別。
當然,江安現在開掛的“曼茶”不一樣。
味道獨一檔不說,而且還有著黑巖資本在後面充當供貨商。
再加上還有抖音的存在,江安不覺得自己就不能復刻、甚至直接超越上輩子喜茶的那種高度。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給錢,然後把“曼茶”的門店一直開下去。
至於融資與否,這就到時候再說了。
王撕蔥他們見江安一臉的自信,也沒有再說什麼。
不過倒也沒有繼續說賺錢的事兒了。
很顯然,兩人還是不太能相信現階段的奶茶店能搞多大的規模出來。
十年前的時候就開搞那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