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的圖紙的時候,馬括並不覺得自己是來自後世的穿越者,而是穿越到了未來。
“這裡畫的是什麼?”馬括指著一條筆直的線條。
桑弘羊有問必答:“地下排水管道。”
“還有地下排水管道?”馬括驚訝地問道。
桑弘羊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馬括,心想這東西在戰國時期就有了,都一百年過去了,我大漢的工匠還能越來越退步嗎?
如果劉徹和衛青在這裡,一定會大跌眼鏡。
來自兩千年以後的人,居然不知道有“地下排水管道”這麼回事。
馬括早已深受旱廁的痛苦,如果有地下排水管道,那麼馬括一定要給自己整一個沖水馬桶出來。
西漢時期有地下排水管道不假,不過和後世的還不大一樣。
首先,西漢時期並沒有防滲水技術,日積月累之下,排水管內的東西就會滲透到土壤裡面,進而汙染地下水。
當然了,這都是幾百年以後的事情了,就現在來說,一點問題都沒有。
馬括又指著圖上的一隻小鳥,問道:“這是什麼?”
桑弘羊也是無奈,馬括看了半天,一直不看重點。
也不說看看房屋的規置,院落的規劃,一直盯著這些細枝末節的地方問個不停。
想必是小地方來的,沒見識吧,桑弘羊只好耐心地解答:“這是脊獸,如何修建都有規制,你不用操心。”
又問了幾個問題,馬括也覺得沒啥意思了。
圖紙,馬括大概就都看得懂,有著後世機械製圖的功底,看這種象形的圖紙沒什麼難度,只是對圖上的一些特殊標誌感興趣而已。
而那些特殊的標誌,除了剛開始的地下排水管道之外,其他好像也沒什麼有用的東西。
大部分,都是在後世逐漸被淘汰了的設施。
“多謝桑大人照拂。只是關於房屋的規制,我們還想再考慮一下,一時也拿不定主意。”馬括將圖紙看了個遍,內心之中也大概有了數,打算回去以後好好規劃一下。
畢竟是四平方公里的土地,折算下來有6000畝地。
要知道,馬括後世的母校,中國礦業大學南湖校區,也才三千畝地,那時候已經覺得非常大,每次從宿舍到校門口坐公交車就跟出遠門一樣,以至於後來專門買了個腳踏車通勤。
現在,一個關內侯的宅基地,竟然有兩倍自己的大學校園大,真是想想都很激動呢。
除此之外,還有九十五傾的土地,折算下來是九千五百畝。
有了六千畝的宅基地,這九千五百畝的耕地帶來的興奮度就差了很多。
剛才看了桑弘羊展示出來的樣本,彷彿也沒有誰家的房子修得有六千畝那麼大。
要知道,紫禁城也不過才一千多畝,自己要是把六千畝的宅基地全部用來修房子,恐怕把少府修窮了也修不過來。
況且,一般也沒人去自己的封地裡面住,都是在那裡修好宅子以後,避暑的時候才去。
平日裡,大家都是在五陵邑里面老老實實地買一套宅子,過自己的市井生活。有官身的人尤其如此。
在大漢朝,也沒有人燒包得要把六千畝地全部修成房子。
大家都是把那個當耕地來用的。
如果自己住的話,就算奴僕們也全部都住獨棟小別墅的話,撐死了住個一百畝的地就夠了,剩下的五千九百畝地可以建個花園,修個農場,或者乾脆用來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