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在混戰後的廢墟之上建立的國家,短短几十年間就能戰勝強敵,威服四夷。
那也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偉大的時代,必定有一群偉大的人。
這些偉大的人,或許不會留下名字,或許他們只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
正是這些普通的人們,用他們的勤勞和自信,譜寫著這個偉大的時代。
定襄,地處漢匈交戰第一線,當城裡最大的婚禮來臨的時候,他們幸福而自信的表情,無不訴說著這個偉大的時代。
……
天剛亮,馬括和羅傑夫就起身出門,準備前往定襄城。
此去定襄城,一為交差,二為婚事。
匈奴的事已了,需要去跟義縱和賀常彙報,並寫出自己的彙報材料,層層上交到劉徹那裡。這份材料,就是日後對匈奴用兵的重要依據。
至於婚事,當然是看已經進行到哪一步了,接下來需要什麼步驟。
刺探匈奴情報的彙報材料,馬括和羅傑夫已經想了一路,其中也徵詢了不少趙充國的意見,甚至還綜合了立尤姜,丘林王,以及靜兒和姝兒的看法,可以說是非常地詳盡。
一路上打好了腹稿,只需要準備好紙筆寫就好了。
只是結婚的事,讓馬括和羅傑夫都有些忐忑。
儘管張神仙已經打好了包票,說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了。
西漢婚俗有六儀,分別是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
納彩,就是男方主動提取結婚意向,雙方初步達成口頭協定。
問名,就是男方問出女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以便納吉之用。
所謂納吉,就是指算一算雙方的姓名和生辰八字合與不合,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了,後世叫陰陽先生。張神仙則是當仁不讓地充當了這個角色。
有張神仙坐鎮,自然不會出現八字不合這種烏龍事件,納徵就是男方將聘禮送到女方家裡。
納彩之理,馬括和羅傑夫已經自己提著大雁去過了。問名,納吉和納徵,全部由賀常跟義縱代勞,也早已安排妥當了。
至於請期,就是定下迎親的日子,告知女方就好了,最後按照日子去迎親便好。
只是由於無法預知馬括和羅傑夫的歸期,因此也就沒有進行請期這一步。
請期之前,
雖然他們是來自兩千年後的人,見識遠超古人,那也指的是知識。
至於倫理方面的經驗,他們可就抓瞎了。
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在後世且還是大男孩一個呢,哪經歷過結婚這麼大的事。
即便在後世,結婚生子也是一個男人走向成熟的關鍵節點。
自穿越以來,馬括的心態先後經歷了狂妄自大和妄自菲薄,現在對自己的處境終於有了客觀的認識。
昨夜的徹夜談話,讓馬括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有了充分的認知。
比如說結婚,就是自己在這個時代的軟肋。一不懂流程,二不會調整心態,和這個時代的青年一般無二。
於是乎,馬括覺得結婚這種事,還是找賀常幫忙比較好。
至於請期的日期,張神仙只是說了兩個不合適的日子,剩下的日子隨便定。
吉日的選擇,自古是有一套標準規則的,張神仙雖然可以隨口就定,卻也不能太不合乎規則,不然傳出去也要鬧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