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自己不在的時候,要辛苦張神仙教他們武藝了。趙充國在的時候,向來都是趙充國當教官的。
讓張神仙多活動活動也沒啥壞處。
最後,趙充國說服了所有的人,搭上了去匈奴的末班車。
唯一有點不爽的是,趙充國也得扮演馬括和羅傑夫的僕從。
這裡的僕從可沒有王浩之前那麼痛快,表面是僕從,實際是兄弟。為了演得逼真,馬羅二人得把王浩和趙充國當奴隸來用,這才算是真的僕從。
比如說,上完廁所之後,由僕從來擦屁股……
比這更噁心,更過分的事還有很多,這才是最讓趙充國不能接受的困難。
好在這個困難,只需要說服自己就好了。即便是在家裡的時候,趙充國沒有說服自己,那麼在路上還能繼續慢慢地說服。
一行人除了立尤姜和馬括四人之外,還帶著部落裡的幾個人,這幾個人才是真正的僕從。
在匈奴人的眼線之外,王浩和趙充國享受的都是主子才有的待遇。
行了半日,日頭漸高。
在草原上,高空之中空氣溼度地,陽光特別的毒。尤其是正午的一陣,如果沒有什麼防曬措施,直接可以把人曬脫皮。
在立尤姜的建議下,馬括一行人穿著長袖,帶著草帽。
秋日的北地,天氣已經涼爽,倒不至於太難熬。
但是,牲口們可就不一樣了。人可以穿衣服戴帽子,總不至於給牲口也準備出一身衣服和帽子吧。
立尤姜提議倒:“不如我們休息一會?待得日頭稍微下去一些,再往前趕路?”
馬括道:“聽首領安排。日後在人前,萬事首領直接做主就好,不必徵求我們意見,不然容易露出馬腳。”
立尤姜道:“小郎說得是。不過匈奴的話,四位小郎也要趕快熟悉起來。匈奴不如漢人,常用的話並不多,如果這路上的時間,小郎們勤加練習的話,尋常場合足以以假亂真了。”
緊接著,立尤姜就招呼自己的族人開始搭帳篷,讓人和馬都在帳篷地下避日頭。
這一路來,馬括四人也沒閒著,一直跟立尤姜學說匈奴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常言道:有需求就有動力。
如果在平日,強逼著別人學一門外語,恐怕逼死了一天都學不了幾句話。
馬括一行人眼看著就要到匈奴腹地去假裝匈奴人去了,不趕緊學一學匈奴話,純粹就是找死,因此學起來特別用功。短短的一個上午,已經學了二十多句匈奴常用話了。
照這個速度下去,十來天時間,幾個人學的匈奴話恐怕真的能糊弄得像那麼回事了。
趙充國一行人經常行軍打仗,知道出門在外不能太講究,吃喝拉撒大多數時間都是瞎糊弄就完事了。只有打贏了戰爭的人,才有機會去享受生活。在戰時還顧及自己享受的人,絕大多數都活不到戰爭結束,剩下的那極個別人要麼是運氣逆天,要麼就是天生戰神。
趙充國雖然是入武廟的戰神,卻一點都沒這樣的架子。王浩雖然沒跟著打過仗,但響馬的日子也不好過,風餐露宿都是常有的事。
在立尤姜眼裡,漢人都是嬌生慣養的人,都是高高在上的貴族,因此行李代得特別全,有肉乾,有餅,有乳酪,有茶。讓馬括驚訝的是,立尤姜帶的東西里面居然還有酒!
這要放在後世,哪裡是出遠門吃苦去了?分明就是野營旅遊來了。
“喝酒誤事,咱們白天就不要喝酒了。”馬括作為這支隊伍的主心骨,先定下了一個規矩。
立尤姜也不惱,說了一句:“聽小郎的。”便將酒給收了回去。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