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括聞言,覺得田仁樂觀過了頭。既然衡山國敢造反,肯定有自己所倚仗的地方。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只有先查出衡山王倚仗的是什麼,才好對症下藥。
想要再多勸一句,又止住了話頭。看田仁志得意滿的樣子,自己再多說一句恐怕就會引得田仁不高興。無端地讓領導不高興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再說了,衡山國也確實如田仁一樣,不足為慮。
“你為何要勸趙王?殊不知一旦趙王懸崖勒馬,那就失去了誅殺他的機會,也讓朝廷失去了收回一個大郡的機會。”田仁的這番話是自己揣度聖意得出的結論。
在他眼中,劉徹之所以要收集劉彭祖造反的證據,就是要將劉彭祖一舉拿下,再廢了趙國,將邯鄲郡收歸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
馬括道:“在下認為此舉不是上上之策。”
田仁一聽來了精神,說道:“那你說道說道,什麼才是上上之策?”
馬括道:“今上已然推出推恩令,但推恩令還沒有真正地實施。因為,還沒有一個封國國君去世。因此,各諸侯國都在觀望,看這推恩令是嚇唬人,還是真要鐵了心實施。
趙王雖然有反心,卻並沒有真正實施謀反行動。如果此時以此為把柄,將趙王廢黜,恐怕會讓天下各諸侯王人人自危啊。”
田仁點了點頭,道:“言之有理。八王之亂之後,各封國的實力大大減弱,天下各諸侯已經沒有獨自造反的能力了。要說起實力,恐怕所有諸侯國聯合造反也掀不起什麼大浪了。只要推恩令執行開,諸侯之亂永決矣!”
“田大人高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記馬屁拍出,田仁是受用,說道:“宴會早就散了,你們怎麼這時才回來?”
馬括心道:“田仁在趙王宮裡肯定有眼線,只是可能級別不高,打探不到宴席裡的情況。但是王宮裡面的一些比較顯眼的事件還是可以打探得到。比如哪些人去赴宴了,哪些人什麼時候離開的。”
不過馬括本來就沒有想要隱瞞田仁的意思。從衛青的表現來看,自己還是最好不要低估古人的智慧,不然吃虧的恐怕還是自己。
等日後找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試探一下他們的底線就行,大事上最好不要冒險。
馬括道:“不知田大人是否知道,趙王妃乃是我馬家之人,我們孃家人難得見一次面,聚了一聚,一起去的還有馬通。”
田仁當然知道這些,嘴上並沒有說出來。這麼一問,也是想要試探馬括一番。
馬括今日彙報的情況,田仁當然會一字不漏地向上彙報。雖然不夠大度,但田仁還是頗有君子之風。
被馬括搶了風頭心裡固然不高興,也僅僅是不高興而已。至於欺下瞞上地昧了馬括的功勞,田仁根本不屑於這樣的行徑。
要這麼說的話,田仁倒也還算是個合格的領導。
……
從田仁房間出來之後,馬括如釋重負,他和羅傑夫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趕回定襄去了。
“王浩,你待會去準備準備,咱們要回定襄了。”快到客棧,馬括對王浩吩咐道。
“好嘞!”
馬羅二人有說有笑地上了樓,準備好好地睡上一覺,養精蓄銳。
“篤……”
一道聲音從馬括的房間裡傳了出來,像是箭矢射在木板上的聲音。
馬括和羅傑夫對視一眼——有情況!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