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官府不管呢?”
“官員問斬!”這下馬括說得斬釘截鐵。
馬括說完,端起了酒杯自顧自地喝了一杯,路溫舒則是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後,路溫舒起身朝馬括鞠了一躬,道:“先生大才,不知尊姓高明?師從何方?”
馬括趕忙還禮,道:“先生不敢當,在下馬括,這是羅傑夫。師承不便公示,見諒。”
“無妨無妨。”
“剛才一案無論如何判,都不至於跟趙王有矛盾吧?”馬括鬱悶了,路溫舒的疑惑解決了,馬括的疑惑還沒解決呢。
路溫舒道:“我起初認為該父大義滅親,為民除害,當免除刑法。可是案子呈報了上去,趙王卻要求嚴格法辦該父。
我不同意,又拗不過趙王,便向中央上書,求個公道。朝中返回意見,說我言之有理,讓趙王酌情處理。趙王怕我繼續上書,便把我軟禁在此。”
馬括和羅傑夫對視一眼,又疑惑地看向了路溫舒,兩人雖然沒說話,但是那表情卻明明白白地表明瞭自己的態度:“你蒙誰呢?鬼才信你!”
路溫舒苦笑一聲,繼續道:“我剛開始也以為趙王是和我意見不合才故意處罰我,在一開始的時候我還一直在反思自己有沒有錯誤。直到馬括方才言論,我才發現自己確實錯了。
不過他趙王軟禁我,不讓我上書可不是為了聲張正義。”
說著路溫舒拿起酒杯一口痛飲一杯酒,重重地放下了酒杯,道:“他就是為了罰沒犯人家產!”
此言一出,馬括和羅傑夫再次面面相覷,心中均是一寒。
方才還以為趙王頗有一些法治造詣,理念還頗為先進,沒想到竟然是一個為了奪人家產不擇手段之人。
一條人命在他的眼裡,竟然沒有幾畝地值錢,這種價值觀簡直太恐怖了!
“現在的獄吏,如果沒有人管束,一個個的顛倒黑白,搬弄是非,亂施刑罰,不知都多少人都是屈打成招,如此下去,我漢法反倒不如秦法。秦法頒行,好歹還能做到秉公執法。
更有甚者,當權者直接指使獄吏行那誣陷栽贓之事!”路溫舒越說越激動,說到最後又是舉起杯子恨恨地一飲而盡。
獄卒問題之嚴重,早在幾十年前就有人指出來了,還是位高權重之人。
文帝時期的大將軍,丞相周勃,作為匡扶漢室,力挽狂瀾的大功臣,可以說是對西漢朝有著再造之功,即便是這樣一個人,因為別人誣陷他造反,下獄走了一遭之後,發出了“吾嘗將百萬軍,然安知獄吏之貴乎!”的感慨。
老子當過丞相又如何,曾經將兵百萬又如何,在監獄裡還不是不如一個小小的獄吏。
“無論法政也好,仁政也好,歸根結底都是人政,都需要人去執行。如果在人上面出了問題,那麼再好的設計都是白搭。說到底,還是教化人最重要了。”
這話說出來,馬括自己都感到了驚訝,繞來繞去,他自己竟然自覺不自覺地繞到了儒家思想上去。
看來儒家的那一套,或許真的是這個時代最先進,最適宜的思想了吧。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