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也作同樣想,他是衛青心腹,馬括和羅傑夫可是地地道道的新人。這次馬括的任務,或許是衛青為了考驗他們也說不定,自己還是先完成自己的任務,對馬括他們不要胡亂插手,畫蛇添足了。
田仁和馬括做同是想,一時之間思緒亂飛,不知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場面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司馬兄也在大將軍帳下任職嗎?”馬括知道司馬遷是史官世家,沒聽說過帶兵打過仗,一時好奇,便問了起來。剛好也可以遮掩一下跟田仁對話的尷尬。
司馬遷笑道:“遷乃一介布衣,如今正在周遊天下。剛好到了邯鄲城,又恰遇好友田仁田大人。今日閒來無事,便來這裡聽書。”
司馬遷之所以能完成《史記》這樣的皇皇巨著,可不僅僅是史官世家這麼簡單,他本人從青年時代開始便周遊天下,幾乎將華夏國土走了個遍,詳細考察了各地民情,蒐羅了無數野史傳說,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素材。
所以,《史記》可不僅僅是整理史料那麼簡單,裡面還有海量地考證,辨析工作,當然,還有司馬遷非凡的文采。
正是因為《史記》耗費了司馬遷一生的時間和心血,比自己的親兒子都要珍貴,才使得司馬遷寧願忍受宮刑這般奇恥巨辱,也要含恨將書寫完。
此時的司馬遷正是意氣風發,為人豪邁,一副青年才俊。雖然沒有官身在身,其實是人家根本就不在乎,司馬遷現在的生活主題便是考查各地民情,偉大的《史記》已經在勾勒之中了。
“剛才聽聞馬兄對歷史之事彷彿有些精妙的見解,遷特來請教一二。”司馬遷也是自來熟,剛說兩句話就自稱“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馬括趕緊謙虛道:“括信口胡說,讓司馬兄見笑了。”馬括有樣學樣,自稱了一聲“括”。
司馬遷已經不僅僅是歷史界的大神了,那可是一尊真神,在這位史學真神面前吹歷史,馬括可沒什麼優越感。
“馬兄客氣了,‘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說得甚是精闢啊!不知是馬兄所作賦中之語,還是有感而發,順口而出?”司馬遷問得很是恭敬,如果馬括真有這麼一篇賦的話,司馬遷就要求覽全文了。
西漢時期流行作賦,就像唐代流行寫詩,宋代流行寫詞一樣,文人們有什麼感慨都是寫一篇賦來抒發。像劉邦的《大風歌》,都可以算作是一篇極短的賦。
“在下所知只此兩句,還是在家鄉長平縣一山中聽一隱者所說,至於隱者那裡有沒有整篇,那就不知道了。”
整篇是有的,只是馬括不敢說。這句原文出自明朝第一大才子楊慎所作《二十一史彈詞》中,秦漢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後商周。
五霸七雄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丘。
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鬥!
這要整篇說出來,還不知道犯不犯忌諱,萬一因為犯個忌諱掉了腦袋,可就虧大發了。同樣,此賦一說出來,必定會經過司馬遷傳頌,光為天下知,馬括文豪的名氣肯定聲名鵲起,到時候自己寫不出別的好文章,身敗名裂也是分分鐘的事,那可就成也剽竊,敗也剽竊了。
其實最主要的是,馬括也背不出原文。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