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馬大舌在衛青帳中,一番無心的舉動引來了衛青的關注,如今正是騎虎難下。
在這視人命如草芥的時代,可容不得自己胡編亂造。就連將軍蘇建都是說斬就斬,更別說自己這屁都不是的小嘍囉了。
“稟大將軍,兵書雲‘以正合,以奇勝’。我軍與匈奴交戰,正面自然是不怕,甚至還欲求之而不得。而戰果卻是勝則斬獲不多,敗則全軍覆沒。更何況匈奴人上馬為兵,下馬為民,來去如風,難以琢磨。
我軍若要出征,必然要徵發民夫,籌備軍糧,耗時耗力。這一裡一外,反倒是我們虧大了。
在這次征戰中,我發現匈奴人也是有其聚集地,我們何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於是,我想我們不妨改變思路,我軍以大部隊騎兵出動,專門尋找匈奴人的聚集地。若遇匈奴主力,便滅他主力。若不遇主力,便掃蕩一番,滅其牛羊。”
說到這裡,馬大舌尷尬地一笑,道:“只是我也不知道該如何尋找匈奴人的聚集地,因此搖了搖頭。”
說罷,馬大舌心裡吁了口氣,心想這麼說應該能過關。那邊卻把東方朔等一干人聽得目瞪口呆,心道這師弟還真是敢想敢說呀。
衛青微微一笑,道:“說得好啊!我那去病郎也是這番言論。東方郎中真是名師出高徒啊!不知令師現居何處?青願登門拜訪。”
“老師素來喜歡清淨,不願見生人。”東方朔略一欠身,遺憾地答道。
“那便不打擾他老人家了。”衛青也是心胸寬廣,豁達之人,不再計較。轉頭又看向馬羅二人,道:“你二人回去之後好好學藝,待下次出征時隨我建功立業。敗軍難以言功,我便以大將軍之名賞你二人百金,以資鼓勵。”
衛青說的百金自然不是一百兩黃金,而是一些銅錢。換算成後世,也就是幾萬塊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以資鼓勵。
“謝大將軍。”馬羅二人不知百金是何物,先拱手稱謝。
“東方郎中,你此番要回京,我軍也要押解蘇建回京,不若你們結伴而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衛青又道。
“謝大將軍。”東方朔趕忙致謝。
衛青說得客氣,說是互相照應,其實就是照顧東方朔。大軍行進,哪裡需要他個文官照顧,純粹是為了照顧東方朔而專門說的一番說辭,做個順水人情,與東方朔結個善緣。面對衛青拋來的橄欖枝,東方朔也是照單全收。
“如此,諸位便各忙各事去吧。對了,周議郎,去病何時回來?”衛青問道。
“軍報說,就在這三兩日。”周霸答道。
說罷,眾人拱手散去。
馬大舌最先出來,看到蘇建眉飛色舞道:“蘇某這條命還真是多虧了馬兄弟呀。”
馬大舌一愣,奇道:“蘇將軍何出此言?”
蘇建道:“若大將軍依言斬首,蘇某可能就被就地正法了。如今押回長安發落,無非就是多交些錢,或是少交些錢罷了。馬兄弟,日後若有難處,蘇某定會鼎力相助。”
馬大舌剛才急中生智一段話,還莫名其妙地收了一份人情。蘇建出身豪門大族,這人情也是值些錢的。
看馬大舌應答得有些應付,蘇建還道自己誠意不夠,便又道:“不若今晚蘇某做東,宴請幾位,不知肯賞臉否?”
“蘇將軍言重了。我等一切聽從東方師兄安排。”馬大舌一聽趕忙欠身應答,蘇建這麼一說,他們可不敢託大。
東方朔向衛青告退,說自己還有些事情要去太守府處理,稍後再來軍營匯合。衛青也不多問,自有下屬安排。
待東方朔出來以後,馬大舌陳述了蘇建想要設宴請客的意思,東方朔尋思還要和蘇建一道回長安,應下倒也無妨,道:“如此便叨擾蘇將軍了。”
周霸等人在帳中又和衛青說了會話,也相繼出帳回營。
只說那衛青,待眾人都退出後,掏出一片木簡,上面寫著“馬大舌,羅傑夫,詳加考校”幾個字。
衛青將木簡拿在手裡摩挲一陣,閉眼陷入了沉思。
馬大舌不知道的是,自己急中生智的那一番話,基本奠定了漢朝對匈奴未來一百多年的作戰方針,直到東漢徹底滅亡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