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之後,縣衙發出公文通告,洪山縣衙協助朝廷專員勘察相關內情,縣學生員滯留縣學之內,任何人不得外出,歲考延後十五天。
河北北部戰情兇險,西北吐蕃之流蠢蠢欲動,國內不宜動盪過久,所以此次調查從快從決。
在學生衝擊縣衙第十天,洪山縣的調查結果便已經出來了:
縣學生員王禮正、候翰明、陸捷三人,剝奪生員秀才的官方稱呼)功名,終身不予參加科考;
立峰學院學生周顯封剝奪生員功名,終身不予參考,並判入監牢七年
立峰學院學生耿仲宣…
…
縣學生員王志南李高旭,保留生員功名,十年內不得參加科舉。
縣學生員張新,保留生員功名,准予參加科舉,縣學嚴斥之,罰銀十兩,以觀後效!
……
洪山縣縣學內哀嚎不止,愁雲密佈。此次縣學學生受罰者過半,算得上是元氣大傷。
沈不凡的寢舍裡,除了王志南的哭泣之聲,沈不凡三人如同木雕般癱坐在床上,一言不發。
“開錦,別哭了,收拾收拾,我們一塊兒走吧”,陸捷打破沉默,有氣無力地說道!
通告還讓剝奪功名和禁考學生,在通告到達半個時辰內搬離縣學,否則罪加一等。
王志南哭得悽慘,爬起來邊哭邊收拾衣物。
沈不凡和張新也起來幫他們,學生的東西本就不多,兩人一起不一會兒就弄完了!
“你倆別送了,我跟開錦自己走吧”,收拾好了行禮,陸捷攔住了要跟著出去送行的沈不凡和張新!
王志南這會兒已經停止了哭泣,眼睛紅腫,悲傷道:“拙言,立榮,你倆好好考,爭取考個進士回來,算是幫我和克良完成心願”!說到最後一句,又有了哭腔。
“別廢話了,要考自己去考”,沈不凡道:“克良,我們相識相交,好友們有此一遭,難道我送都不能送”?說完把他們都推出去,關了門,道:“走吧”!
陸捷輕嘆一聲,和王志南並肩往前走去。
往縣學大門走去時,路上不時地看到被驅逐的學生在磨磨蹭蹭,更有甚者嚎啕大哭!王志南孩子心性,也被帶著哭了出來!
陸捷和王志南雖不同村卻同一個方向,沈不凡和張新把他倆直送到縣城外三里處的“風歸亭”,才停住了腳步!
“風歸亭”是洪山縣人送別之時的御用別亭,佔地不大,約莫七八個平方,亭柱上有福對聯,上聯:十里相送終須別;下聯:千年不知何日歸,橫批:人月共鑑。
其時天日末夏近秋,周邊的莊稼依然鬱鬱蔥蔥,唯獨烈日高升,不見半點微風,讓人苦悶煩躁!
“你們回去吧”,陸捷再次催促道!他出身卑微,卻從小聰明好學胸有大志,寄希望於科舉一道擺脫命運的桎梏。這次被奪去功名且終身不能參加考試,意味著所有的希望都被磨滅,饒是他平日堅強穩重,這十幾日來精神上受盡折磨,整個人頹廢許多!
王志南個子瘦小,又從小養尊處優沒幹過體力活,這會兒揹著行禮有點吃力,只能雙手緊拉著,腰還微微佝僂著托住。兩眼失神,可憐巴巴地望著沈不凡二人,卻沒有再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