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新一期“食尚雜志”發刊的日子。
喬老師早早晨練後,在家裡吃了營養早餐,就去了辦公室。
雖然早上沒有他的課,但是他習慣每天準點去影大。
有時候在辦公室看看雜志,喝喝茶,也是一種愉快的消磨時間的方法。
喬老師定了快十年“食尚雜志”的專刊,對發刊的日子早已爛熟於心。
早上,喬老師拿著地鐵裡的晨報揹著手進了辦公室,有幾位早上有課的老師已經在了。
喬老師進來的時候挨個和同事們打了招呼,就朝著自己的辦公桌走去。
路過一位年輕女老師辦公桌時,年輕女老師笑著道:“喬教授早啊,我剛剛幫您把訂的幾份雜志和學術週刊一起帶過來了,就放在您辦公桌上。”
“謝謝小徐,我一會兒泡茶帶你一杯,這次可是前陣子剛得的廬山雲霧。”
“喬教授,那我可有口福了。”
喬老師到了辦公桌邊掃了一眼,食尚雜志也夾在其中,他取了茶具先泡茶,泡好了茶,他坐到坐位上把那本食尚雜志抽出來,先看了目錄頁,而後根據目錄頁上的提示翻開感興趣的版面。
呦!這次居然又有一期“奶茶”專題。
上一次食尚雜志的奶茶專題做的就讓他記憶深刻。
等到翻開,果然這一期的記者和專題編輯又是上次那位叫毛陳的。
喬老師先隨意掃了兩眼,等看了提要後居然覺得角度新穎,頗對胃口。
這次不但深層次普及了奶茶文化和一些背後的趣聞,居然還提到了食品安全問題。
從而深入到社會和人文層面。
用七杯茶和禦貢茶最近發生的事件做例子,而後引申,將整個專題都升華了。
讓這本美食雜志的格調隱隱提高了一個檔次。
喬老師本來就是研究文化方面的教授,當即就引發了共鳴,覺得這次的專題比上一次做的還要出彩。
他一直都是食尚雜志的忠實讀者,又是文化層麵人士,看了專題後,他專門發圍脖表揚了食尚雜志這期奶茶專題,又給雜志的讀者評論區寫了閱讀感受發到了食尚雜志的公共郵箱。
食尚雜志因為這期奶茶專題做的成功,讓禦貢茶再次火了一把,可謂是實現了食尚雜志和禦貢茶雙贏的局面。
很多美食圈的大佬因為這次深層次的話題討論知道了這家特殊的禦貢茶店。
可七杯茶運氣就沒這麼好了,銷量大跌不說,因為食尚雜志新一期的發刊還被各方人士譴責。
品牌聲譽大受影響,虧損更是無數。
雖然官方再次的食物檢查並沒有查出什麼嚴重的問題,但是小問題卻不斷。
看來,就算這次事件平息了,七杯茶這個品牌也要讓出業內龍頭老大的位置,退居二線。
喬老師看雜志看的津津有味,同組的老同事上課回來,笑著問:“老喬,中午去哪裡吃?”
喬老師抬起頭,透過老花鏡看了眼已經謝了頂的婁教授,哈哈一笑,“地鐵口牛肉麵館,怎麼樣?”
“成,好久沒去了,還怪想的。”
婁老師比喬老師小幾歲,兩人胃口相近,常常一起吃飯,就是個飯搭子。
“吃完順便去買兩杯青玉貢茶。”
“那得排隊呢!”
“怎麼?你下午有課?”
“那倒是沒有,成,買就買吧,我還是比較喜歡原來那個白玉貢茶的味道。”
……
果然,美食就是維護友誼的橋梁,喬老師和婁老師這麼多年老朋友可不就是吃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