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尚雜志是晉北市老牌美食雜志,光是晉北市就要刊發五萬冊,再加上全國各個省市,一共加起來有二十多萬冊。
這麼一算食尚雜志的讀者絕對不少於五十萬人。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數字,還不包括電子檔的觀眾。
老喬是個大學退休老師,退休後,就賦閑在家,他平時也沒什麼愛好,就是打打太極,到學校帶幾節選修課,大把的休閑時間。
他只有一個獨子,如今都三十多歲了還沒結婚,他和妻子也沒有孫輩可以帶。
夫妻兩倒也看得開,兒子的姻緣由兒子自己操心,兩人時常出門旅遊,沒事的時候打打太極倒也自在。
老喬患過肺病,妻子也不敢讓他喝酒抽煙,他對賭博更是絲毫沒有興趣,這人生樂趣也就只剩下吃一樣了。
晉北市的大街小巷幾乎被他帶著妻子吃遍了。
為此,在大學同事裡,他還得了個老饕的外號。
他定了“食尚雜志”,每回這個雜志出刊,他都會帶著妻子去嘗嘗上面介紹的美食,閑的時間多,他還會給食尚雜志寫評論,發到雜志社的郵箱。
今天週五,是他去影大上選修課的日子。
他教的選修課今天正好是開卷考試,他便帶著雜志進了教室,邊看著學生寫卷子邊看雜志。
老喬訂食尚雜志也有四五年了,雜志各個定期的版面他不用看都能背出來。
最近幾期食尚雜志質量都一般,甚至還出現了幾則不實的報道。
比如上一期一個版面提到的一家火鍋店,他尋著地方專門去吃了,店裡的選單並不如雜志上說菜色全,甚至有些甜品成品都和雜志上放的照片不一樣,為此他還專門給食尚雜志打了電話投訴。
老喬也不看目錄,照著記憶就翻開了第二十一頁。
以往這一頁都會介紹晉北市新鮮的飲食資訊,美味小店。
今天一翻開他就愣住了,這次並不是什麼百年老店或者時尚新餐,而是一期飲品的專題。
以往食尚雜志從沒有單獨做過飲品專題,這在老喬記憶中還是第一次。
頓時,他感興趣起來。
他戴起老花鏡仔細看著這一頁上的專題簡介。
專欄記者在這一頁做了晉北市最近最流行的十種飲品,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從它們的起源講述到其中隱藏的故事,行文引人入勝,最後還特意做了網路調查,放出了投票結果。
在這十種大眾當紅飲料中,排在第一名的竟然是剛“出道”不久的白玉貢茶。
後面專欄記者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寫“白玉貢茶”的事情。
這其中因為被筆者刻意雕琢,帶著一股神秘的色彩,讓這杯白玉貢茶更加吸引人了。
晉北市那麼多家禦貢茶加盟店,竟然只有這一家賣“白玉貢茶”。
這杯白玉,如今在熱鬧的地鐵口是一杯難求。
這位叫毛陳的美食記者文筆華麗,將白玉貢茶的味道以一種抽象的手法描述出來,讓人想入非非,更想要親口嘗一嘗這彷彿像是來自宮廷的味道。
老喬本來就是個老吃貨,當下看的這篇專欄推介看的都要流口水了。
坐在前排的影大學生,一抬頭就能看到老師看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