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浩源來說,他自然認得夜陽,甚至對於夜陽的印象也是很深刻的。
第一個月的時間,本就是這些教官和教導遠門觀察這些學院的日子,在這些日子當中,他們幾乎是將每一個學員都觀察透徹了。
即便不能夠說的上是非常瞭解。
但是一言一語,一舉一動。
也都是在他們這些教官和教導員眼皮子地下做出來的。
哪怕是再陌生的人,如此細緻入微的觀察一個月的時間,都多多少少會對這個人的習慣,性格,等各方面有一個粗略的瞭解。
甚至,你看到這個人去做一件事情,腦海當中甚至都能夠直接蹦躂出來,這個人要怎麼做,或者會怎麼做。
做之前會做什麼,會說什麼,等等。
其實這些都有由人潛意識發出的訊號,可能本人並不知道,但是卻無意中會做出來,這就是習慣。
所以說,即便一個人偽裝的再好,只要這些習慣和行為上的動作沒有改變,還是會露餡。
其實也不能說是偽裝。
畢竟,現在人生活著,哪一個沒有幾張面具?
見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在私底下或許又會是另外一副面孔,這樣的事情,很正常,沒有什麼不對。
他們這些教官,透過觀察,透過了解,大致的摸索出每一個人的性格,看出這個人本質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人。
看看此人是否又偽裝,等等。
驅汙隊責任重大,尤其是這些學員們的篩選更是重中之重。
每一個教官和教導員都不敢放鬆警惕。
即便他們是輪班輪過來,負責帶領這些學員的,他們也只能盡心盡力,沒有人敢有絲毫的放鬆警惕。
這可是關係著整個驅汙隊未來命運的事情。
說打的,完全可以說是關係到人類未來命運的事情。
即便他們再不願,再討厭,也絕對不會再這件事情上偷工減料。
所以可以說,這些留下來的人,都是他們精挑細選,認真商討過後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已經儘可能的將所有的學員們都瞭解到位。
李浩源更是如此。
他本就是自願過來帶新人的。
所以在帶新人的這項任務中,不管是每一個程式就會盡善盡美的完成。
相比較其他的教官,李浩源可以說是他們當中對於這些學員最瞭解的人。
對於夜陽,他也是印象深刻。
最主要的還是總是從教導員以及田元、陸正志的嘴裡聽到夜陽這個名字。
久而久之,也就習慣性的多關注了一下。
畢竟提及的多了,任誰都會好奇一下。
當看到夜陽在一個月的時間之內進步如此之多,即便是一開始的起點太低,但是進步的幅度也還是讓人有些意外。
他作為帶了很多界的教官來說,見到進步如此神速之人,在他帶過的這麼多人也是寥寥無幾的。
所以,他們對於夜陽的印象也就格外的有些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