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好,我看二位師弟師妹都已經基本掌握了神唸的運作了。”這日,遲師兄滿意的看著兩人,點點頭後說道:“今天我們將正式的修煉運用神念來操控內氣,這將是我們今後施法的一個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過程。”
“現在你倆把神念放到丹田氣海之處,對準那些內氣。”遲師兄吩咐到。
小語廷二人自然是照辦。
“好。你們像俘獲細光絲那樣,去俘獲一縷內氣。”遲師兄接著說道:“跟俘獲光絲不同,一是因為內氣是氣狀,不能進入到它內部,你們只需用神念把它包裹住,二是因為神念本身就是你們體內的指令,所以這些內氣天生就有聽神念指揮的特性,你們只要想著去引導內氣即可。好,你們開始試試吧。“
二人聽了遲師兄的指導後,都立即開始嘗試。果然不一會,二人都表示已經可以牽引這些內氣遊動了,或者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體內想去的地方了。
“非常好。”遲師兄點頭贊到,當然他說的確是實話,這二人學的太快了,這樣下去自己的任務很快就能完成吧。“今天上午你們就繼續練習控制內氣,可以做各種操作,比如加速,翻滾,分合,等。到下午你們就將開始學習和修煉三清培真功了。”遲全盛繼續說到。
不用說,上午過後,二人對內氣的操控能力都有了不小的提升。
“現在我就將那三清培真功的口訣傳授於你們。”一到下午開始上課,遲師兄見他們都沒問什麼問題,滿意的點點頭後,接著說到。
當小語廷把遲師兄說給他們的三清培真功的口訣記了下來,先是默讀了一遍後,就感覺到體內的內氣開始躁動。
“好了,這是這口訣的書簡,你們可以先在這裡熟讀,能越快記住越好。這也是這幾日你們的任務了。”遲師兄先把口訣說了兩遍,然後又拿出兩本書簡,遞給二人說到。
藍曉接過書簡,馬上就開始翻看,並默唸了起來。而小語廷只是接著書簡,只是把它放在身邊,繼續若有所思的想著什麼,並沒有去翻看。
“語師弟,你怎麼不去看書簡,這樣才能記住。還是你想多思考一下,再來看書?”遲師兄有點不懂小語廷的行為,就問到。
小語廷聽了遲師兄的問話後,有點無奈。哎,這口訣自己都全記住了,當然就不用再看書簡了。把這事說給遲師兄,估計又會讓他用奇怪的眼光看我,這樣也不好啊,我並不是想這麼出風頭。可是自己去裝著看半天書,裝著去努力記下這口訣,似乎更難受。算了還是實話實說吧,畢竟遲師兄還要跟他呆上一段時間,自己的情況他如果更清楚,應該會對他更有幫助的。
想到這裡,小語廷就說:“哦,遲師兄,我已經都記住了,所以就不用再看書了。”
小語廷這麼一說,遲師兄自然是再次大吃一驚,當然也不相信。一旁的藍曉也是有些驚異的抬頭看向了他,但馬上就露出一絲笑容,她知道她的語師兄那可是個怪胎,什麼令人吃驚的事她都能接受。我的語廷哥可真棒,不光修煉晉級超快,好像長的也很帥。藍曉竟然這樣的想,小語廷要是知道她這麼想,肯定會以為又是在諷刺他了。
“不會吧,這口訣有三千多字,你聽我說兩遍就記住了!?”遲師兄瞪大了眼睛看著小語廷,跟之前的吳子晉一樣的神情。“那你念給我一遍吧。”冷靜下來,他當然就吩咐小語廷念出來了。
小語廷應了一聲,然後就一字不漏的把這三清培真功的口訣說了一遍。
“語師弟的確是聰慧絕頂。”遲師兄這次早有準備,就沒有愣神很久,然後說道:“這篇功法有三千多字,我僅僅唸了兩邊你就已經全部記住,當年我可是整整花了七天才完全記住。“
這時一旁的藍曉插嘴道:“語師兄這樣太快了,讓我跟不上了,我估計還得一二個時辰才能記住吧。”
“那我就等等師妹。”小語廷笑著說。
“那太好了,語師兄真是體貼人。”藍曉一聽,嫣然一笑的說到,然後就繼續看書簡。
這一笑,連頭髮都已灰白的遲師兄都心裡一陣悸動,更別說小語廷了。
“那我就跟語師兄繼續交談一下吧,你還有什麼想問的可以繼續向我問來。”遲師兄收了一下心神,然後就對小語廷說到。
“好的,遲師兄。”小語廷也是按了按異動的內心,回答到。
。。。
“我都記住了。”一個多時辰後藍曉終於抬起頭,對二人說道:“不好意思,拖語師兄的後腿了。遲師兄,你可以往下講了。”
“藍師妹僅僅在一個多時辰就把三清培真功都記住,那也是極其罕見的情況了。”遲師兄一臉羨慕的說道:“如果沒有語師弟前面的情況,你就是我知道的修習最快的弟子了。看到你二人的速度,令我汗顏不已啊。”
“遲師兄不必如此,你今天的授課也是令我受益匪淺的。”小語廷連忙說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不多說這些廢話了,我就開始講解這三清培真功了。”遲師兄聽了小語廷的話後,也就不遲疑什麼了,開始了講解:“你們如果稍稍仔細注意,就會發現,這三清培真功法其實是分三部分的,就是對應於三清。只是第一清的篇幅最長,佔了功法前面的八成部分。這是因為這三清的修煉基本方法是一致的,只有在幾處重要地方不同,特別是第一清是執行一個小周天後再執行一個大周天,而第二清是二個小周天後執行一個大周天,到第三清則是三個小一個大。另外在運用精神力方面也有不同之處,隨著修為增長,精神力的控制會慢慢的熟練和強大,對後面的第二清和第三清的修煉都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