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寧驀然一驚, 隨即喉嚨像是哽噎住了一樣, 說不出話來。他一直就是這樣的人,只要他遇上危險, 他就會奮不顧身。
……
“公主上馬來!”
“……”她害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回頭看到他炯炯有神的雙目。
“公主,你先走,我攔住他們!”
她記得那時,他的目光如雄鷹一般銳利, 毫無所懼。
“公主,跟著我身後。”
她心裡慌作一團,以為自己必死無疑。
“公主,我掩護你走,你先沖出去!”
她看向他,望著他視死如歸的目光,決然道:“願與君同死!”
……
她一直以為他是最值得信賴的朋友,他盡忠職守地保護著她。
無論是在梁王府那次, 還是在山谷間遇刺,他為她不懼一死,為她重傷命危。但她從未想得更多,因他總是對她說,他是職責在身。
可今天,面臨離別,她竟然想得多了點,濕潤了眼眶。她動了動嘴唇, 依舊是如刺梗喉,說不出話來。
暴風雨下,竟然是寧靜的,他們沒有說話,也沒有抬步。蘇彥伯就保持著這樣的姿勢,高舉披袍頂在她的頭上,直到雙手發麻。
大雨從頭頂灌溉而下,滿臉是水的蘇彥伯早已視線模糊了,他只能閉上雙眼。
“公主,我們去那邊避雨吧。”蘇彥伯朗聲道。
“哦,好。”李長寧眼眸晶瑩,鼻子發酸。
“公主,我明日離開府上,就不向楊兄長辭行了,我不太會拒絕他的心意……”
“好。”李長寧紅了雙眼,她不知還能說什麼話來。
“多謝公主成全。”蘇彥伯的目光變得幽深而清亮,“祝公主與國公,白首不離,一世安康。”
縱有千言萬語,李長寧化作一句:“你也要好好保重。”
這,就算是別離吧。
翌日,蘇彥伯離開了府邸,寫了封告別信,請周常呈送給楊慎交。
楊慎交這才得知蘇彥伯走了,而他昨日已經向李長寧請辭,李長寧也同意了。
“賢弟走了。”楊慎交黯然失落,只覺得自己失去了位能真正知他懂他,與他心意相通的朋友。
楊慎交拿著告別信,匆匆去書房找到李長寧:“長寧啊,彥伯賢弟要走,你為何昨日不跟我說清楚,我好跟他道別啊!”
“他擔心,你會出言挽留,而他無法拒絕,所以讓我不要說。”李長寧知道,楊慎交的心情會跟她一樣難過。
“唉,本以為賢弟會好好留在這兒……”楊慎交失落道,“他無親無故,回到家鄉也是寂寞無助啊。”
“這是他的選擇,夫君,尊重他的心願吧。”李長寧勸道。
楊慎交無可奈何嘆息:“唯有如此了,可惜賢弟乃將帥之大才啊!”朝中本無大將可用,但韋皇後與安樂公主排斥蘇彥伯,不可能再讓他一展才能。
景龍四年,大唐與吐蕃和親,吐蕃的使者來長安城迎接金城公主。
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是中宗李顯為所收的養女。李奴奴生父為邠王李守禮,出嫁吐蕃贊普赤德祖贊。金城公主在吐蕃的生活了將近三十年,對大唐與吐蕃的交往做了不可忽視的貢獻。她與後來的文成公主,皆不是皇帝親女,但在吐蕃的地位很高。